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說鳳凰只在舜、周文王那樣的太平時候才出現。

(2)傳說只有像上古伏羲那種聖人出現的時候,才會有黃河出現黃龍負圖的吉兆。

(3)引文參見《論語·子罕》。

(4)王(w4ng忘):當王。

【譯文】

孔子說:“鳳凰不飛來,黃河中沒有圖出現,我的一生已經完了!”這是孔子自己悲傷沒有當王。他認為自己當了王,能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那麼鳳凰就會飛來,黃河中就會有圖出現。如今沒有能當上王,所以吉祥的徵兆不出現,自己感到悲痛傷感,因此說“我的一生已經完了”!

【原文】

28·32問曰:鳳鳥河圖,審何據始起?始起之時,鳥圖未至;如據太平,太平之帝,未必常致鳳鳥與河圖也。五帝三王皆致太平,案其瑞應,不皆風凰為必然之瑞。於太平,鳳凰為未必然之應,孔子,聖人也,思未必然以自傷,終不應矣。

【譯文】

請問:鳳凰飛來、河圖出現,究竟根據什麼來的呢?如果根據帝王開始興起的時候,那麼鳳鳥、河圖都未必出現;如果根據天下太平,使天下太平的帝王,又未必總能招來鳳凰和河圖。五帝三王都曾使得天下太平,但考察他們的吉兆,並不都以鳳凰作為必然的祥瑞。既然對於天下太平,鳳凰不是必然的吉兆,孔子是聖人,總想著不是必然出現的事情而自我感傷,這終究不會應驗的。

【原文】

28·33或曰:“孔子不自傷不得王也,傷時無明王,故己不用也。鳳鳥河圖,明王之瑞也。瑞應不至,時無明王;明王不存,己遂不用矣。”夫致瑞應,何以致之?任賢使能,治定功成。治定功成,則瑞應至矣。瑞應至後,亦不須孔子(1)。孔子所望,何其末也(2)!不思其本而望其末也(3),不相其主而名其物(4)。治有未定,物有不至,以至而效明王,必失之矣。孝文皇帝可謂明矣,案其本紀(5),不見鳳鳥與河圖。使孔子在孝文之世,猶曰:“吾已矣夫!”

【註釋】

(1)須:通“需”。

(2)這裡王充認為出現“明王”是“本”,“明王”治好天下而出現祥瑞是“末”。何其末也:意思是不盼“明王”用自己治天下,而盼祥瑞出現。這是本末倒置。

(3)也:疑是衍文。與下句對文,可證。

(4)相:看,觀察。名:稱道,說。物:東西。這裡指鳳鳥、河圖。

(5)本紀:史書裡為帝王作傳叫“本紀”。這裡指《史記·孝文字紀》。

【譯文】

有人說:“孔子不是自己感傷沒有能當帝王,而是感傷當時沒有聖明的帝王,所以自己不被重用。鳳凰、河圖是聖明帝王的祥瑞。祥瑞不出現,說明當時沒有聖明帝王;聖明帝王不存在,自己就不能被重用。”說到招致瑞應,它是用什麼招來的呢?如果是靠任用賢能的人,使統治穩定,功業告成。那麼統治穩定,功業告成,瑞應就該出現了。瑞應出現之後,也就不再需要孔子了。孔子盼望的,怎麼本末倒置呢!不考慮根本問題,而盼望那些旁枝末節,不看那些君主英不英明,卻去說那些鳳凰、河圖出不出現。即使出現了聖明帝王,由於國家統治有不穩定的時候,鳳凰、河圖也有可能不出現,因此以祥瑞的出現來證明聖明帝王的出現,必然會出錯。漢文帝可以說是聖明瞭,但察看一下《史記·孝文字紀》,也沒有出現過鳳鳥跟河圖的記載。假使孔子生在漢文帝的時代,大概還會說:“我的一生已經完了!”

【原文】

28·34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孔子疾道不行於中國(4),志恨失意(5),故欲之九夷也。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緒亂中醉步

緒亂中醉步

匆匆
遊戲 完結 8萬字
封神榜逆天成聖

封神榜逆天成聖

絕對零度
遊戲 完結 0萬字
蒼寰七宮

蒼寰七宮

幽雨
遊戲 完結 1萬字
紫禁心經

紫禁心經

貓王
遊戲 完結 66萬字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91萬字
我的美麗空姐

我的美麗空姐

蠍子王
遊戲 完結 7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