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色墨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幼斌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潔白的床單映襯著他疲憊且略顯憔悴的面容。窗外,陽光努力地穿透雲層,灑下幾縷光芒,彷彿在試圖驅散他心中的陰霾。他的手機螢幕上,是關於清風縣新投資專案的詳細資料,那一行行文字,如同跳動的音符,奏響了清風縣未來發展的誘人旋律,但此刻,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
家人圍坐在他的床邊,眼神中滿是擔憂與關切。妻子輕輕握住他的手,聲音略帶哽咽:“幼斌,你就別操心工作了,身體要緊。這些年你為清風縣付出的已經夠多了,現在該是好好休息的時候了。” 兒子也在一旁附和:“爸爸,你就聽媽媽的話吧,我不想你這麼累。” 何幼斌看著家人,心中滿是愧疚,但清風縣的畫面卻在他腦海中不斷浮現。
那片廣袤的田野,曾經貧瘠荒蕪,是他和村民們一起揮灑汗水,改良土壤,引進優良品種,才讓農作物茁壯成長,煥發出勃勃生機;那些錯落有致的村莊,曾經破舊不堪,是他四處奔走爭取資金,帶領大家修建房屋、道路和基礎設施,讓村莊舊貌換新顏;還有那些樸實憨厚的村民,他們的笑容和信任,是何幼斌心中最難以割捨的牽掛。他怎麼能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輕易地放下這一切呢?
在何幼斌住院期間,清風縣的幹部們紛紛前來看望他。他們帶來了清風縣的最新訊息,講述著在他不在的日子裡,大家是如何繼續推進各項工作的。雖然困難重重,但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想要把清風縣建設得更好,不辜負何幼斌的期望。一位年輕的村幹部眼眶微紅地說:“何書記,您放心養病,我們一定會把工作做好。但是大家都盼著您早日康復,回到我們身邊,帶著我們一起幹。” 這些話語,如同溫暖的春風,吹拂著何幼斌的心,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為清風縣做點什麼的決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何幼斌的身體稍有好轉,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定出院回到清風縣。他知道,自己的身體可能無法像以前那樣拼命工作,但他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為清風縣的發展出謀劃策,指導年輕的幹部們繼續前行。
回到清風縣後,何幼斌立刻投入到與國際農業科技公司的對接工作中。他拖著虛弱的身體,與公司的代表們進行了深入的洽談。他詳細地介紹了清風縣的農業資源優勢、勞動力情況以及政府的支援政策,同時也認真傾聽了公司的投資計劃和技術要求。在談判過程中,何幼斌充分展現了他對清風縣的深刻了解和對農業發展的獨到見解,贏得了公司代表們的尊重和認可。
然而,專案的推進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清風縣的農業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在滿足高科技農業示範基地的技術和人才需求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例如,當地的農民大多缺乏現代化的農業技術知識和操作經驗,難以適應高科技農業生產的要求;而且,清風縣的教育和科研資源有限,難以提供足夠的專業技術人才支援。
面對這些問題,何幼斌沒有退縮。他一方面組織開展大規模的農民技術培訓活動,邀請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到清風縣進行現場授課和指導,從農作物的智慧化種植管理到農業機械裝置的操作維護,一項一項地教給農民們。同時,他積極與周邊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聯絡,尋求合作機會,希望能夠引進人才和技術支援。他親自前往各大高校,參加招聘會和學術交流活動,向學生們和專家們介紹清風縣的發展機遇和潛力,吸引他們來到這片土地上施展才華。
在這個過程中,何幼斌遇到了一位名叫林教授的農業專家。林教授被何幼斌的執著和清風縣的發展前景所打動,決定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與清風縣開展長期合作。他們在清風縣建立了農業技術研發中心,致力於研究適合當地的高科技農業技術,並將其推廣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隨著農民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團隊的加入,高科技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