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換糧 (第1/2頁)
四隻小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郝大貴一聽肖大力能弄到這麼多糧食,驚訝的嘴都合不上了。
過了十幾秒鐘,他才有些磕巴的問道
“真的,一家能分一百斤?那就是一萬一千二百斤,你真有這麼多糧食?
可是,就算你有這麼多糧食,我們也沒糧票啊。
就算有糧票,咱們村也沒那麼多錢買啊
就算有糧票,這些糧食也得兩三千塊,更何況沒糧票的了。
把咱們村賣了,也買不起這麼多糧食啊。”
郝大貴一開始還是想著把這些糧食分給村民,可是這種想法只是在腦海中閃爍了一下。
他也明白,這糧食,肯定不是肖大力的。
肖大力也沒那麼大的能力,弄到這麼多糧食。
肖大力能把這件事告訴他,就是想問他,村裡買不買。
“大貴哥,我也知道,咱們村買不起,我打算借給咱們村。
不過我有條件。”
“啥條件,你說,我都答應你。”
“明年咱們村的得聽我的安排。”
郝大貴“。。。。。”
郝大貴沒想到,肖大力居然是這個要求。
“你要當村長?城裡的工作不要了?你媳婦也要回村嗎?”
郝大貴覺得現在肖大力的生活肯定比他一個農村的村長強多了。
別的不看,就看肖大力穿的衣服,抽的煙。
就比他這個村長瀟灑。
而且又不像他一樣,天天忙的要死,愁的要命。
不僅要應付上面的命令,也要安排好下面人的生產生活。
如果讓他和肖大力互換,他肯定樂意。
但是讓肖大力直接佔據村長的位置,讓他當村民,他肯定是不樂意的。
“不是,我回來幹啥,我就是想讓你們明年讓你們用化肥種地。
就靠這點農家肥,咱們的產量,累死也增加不了多少。
如果有了化肥,那產量肯定會大增。”
肖大力也知道,其實現在束縛生產力的不是生產關係。
而是科學技術水平。
因為即使之後搞了分田到戶,可是農民的生活質量也沒有提高多少。
糧食產量其實也沒增加多少。
唯一的區別,就是那個時候,國家向上收的糧食變少了。
農民留存的糧食增加了一些,才讓農民能將漸吃飽。
並且經過建國後的發展,初步的重工業也已經建成。
化肥的產量也增加了很多。
這才讓糧食的產量增加了。
糧食產量的增加,基本上都是在90年代。
90年代的時候,大多數農民才逐漸開始使用化肥。
同時,農藥,農機也開始大規模普及。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糧食產量一年上一個臺階。
如果僅僅靠農家肥,還有以前的種子,以前的工具。
家庭承包的產量,是不如集體的合作社的。
其實,這個年代的合作社,就是先進的生產關係。
有些人總說吃大鍋飯,打消大家的勞動積極性。
說什麼大鍋飯養懶漢。
不否認集體中存在這些人。
但是集體中更多的人是根據村長,隊長的指示,老老實實勞動的。
甚至很多人,拼了命的幹活。
搞合作社,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農民並不會種地。
是的,你沒看錯,很多農民並不會種地。
在舊社會,能獨立生產的農民並不是太多。
大多數農民是佃農,僱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