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高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唐天寶年間8月5日,盛世的表象之下早已暗流湧動,危機四伏。那一日,陽光似乎都失卻了往日的璀璨,籠罩在長安城上空的是一片陰霾。唐玄宗李隆基端坐在金碧輝煌卻又透著幾分凝重氣息的大殿之上,手中緊握著郭子儀送來的求救信,眉頭緊鎖,滿臉憂色。
朝堂之下,群臣分列兩旁,往日裡朝堂上的那種肅穆中帶著秩序井然的氛圍早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嘈雜與慌亂的議論聲。
“陛下,那安祿山叛軍來勢洶洶啊,如今勢頭正猛,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這可如何是好啊。”一位老臣捋著鬍鬚,顫顫巍巍地說著,臉上盡是惶恐之色。
“是啊,是啊,那賊子的兵力仿若那決堤的洪水,擋都擋不住,咱們長安城雖固若金湯,可也經不住這般長久的圍困吶。”附和之聲此起彼伏,整個朝堂宛如一鍋煮沸的熱粥,喧鬧不止。
李隆基抬了抬手,試圖讓群臣安靜下來,可那聲音只是稍稍低了些許,片刻後又復喧鬧。他輕咳了一聲,終於,大殿內慢慢恢復了幾分安靜,眾臣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他們的君王,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滿是無助。
“眾卿家,郭子儀將軍如今在前線苦戰,可敵軍勢大,這求救信已呈於朕前,今日召諸位前來,便是要商議應對之策,諸位可有良謀啊?”李隆基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又有著身為帝王想要力挽狂瀾的倔強。
這時,一位身著紫袍的大臣站了出來,此人乃是當朝宰相楊國忠。他微微躬身,臉上帶著看似胸有成竹的神色,說道:“陛下,依微臣之見,如今那安祿山叛軍鋒芒太盛,咱們硬拼怕是難以取勝,倒不如暫避其鋒芒,撤出長安城,往西邊去。那西邊有山河險阻,易守難攻,待咱們穩住陣腳,再召集各路大軍,回頭與那叛軍決一死戰。”
楊國忠的話音剛落,朝堂內頓時炸開了鍋。
“這怎麼行呢?長安城乃是我大唐的根本所在,國之都城,若輕易捨棄,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說我大唐無人,見敵就逃啊。”一位剛正不阿的御史大夫高聲反駁道,他氣得滿臉通紅,雙目圓睜,彷彿楊國忠提出了這世間最荒唐的建議。
“是啊,城中百姓眾多,這一撤離,百姓何去何從,必然會造成大亂啊,到時候人心惶惶,我大唐的根基可就徹底動搖了呀。”另一位大臣也趕忙附和,話語裡滿是對這提議的擔憂。
而另一邊,也有一些大臣微微點頭,覺得楊國忠所言不無道理。
“陛下,如今形勢危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長安城固然重要,可若是被叛軍攻破,城中百姓更是要遭受生靈塗炭,咱們先往西撤,儲存實力,日後再圖收復,也是無奈之舉啊。”一位平日裡頗受李隆基信任的兵部侍郎站出來說道,試圖從另一個角度來支援楊國忠的觀點。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長安城往日的繁華盛景,那熙熙攘攘的街市,那歌舞昇平的宴會,還有那忠心耿耿的臣民們。可如今,這一切都要在戰火中飄搖了嗎?要捨棄這經營多年的都城,他著實是心有不甘,可若不撤,萬一城破,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就在眾人還在激烈爭論之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一名信使風塵僕僕地衝進了大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高呼道:“陛下,前線急報,叛軍又攻下數座城池,已朝著長安城步步逼近了啊!”
這訊息宛如一顆巨石投入了本就波瀾起伏的湖面,朝堂內瞬間一片死寂,隨後便是更為慌亂的嘈雜聲。
“陛下,不能再猶豫了呀,再晚可就來不及了啊!”楊國忠焦急地喊道,額頭上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李隆基咬了咬牙,緩緩站起身來,他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大聲說道:“傳朕旨意,即刻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