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留點兒乾貨 (第2/3頁)
女兒養了一隻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便一點正好。”李旭東覺得沒必要浪費。
“那就把這幾個菜重新加工一下吧,涼了就不好吃了,再說李總你可是李教授啊,我可是在花廳聽過你講課的,不得不說聽了你講的課,我感覺受益良多啊,這次你能來滬市,可得再幫我們這些學生講講課,也讓我們的同志多接觸一些新知識,讓大家夥兒都換換腦子嘛!李教授,這個面子你得給我啊。”柯書記想要拿話套住李旭東,機器裝置可以不要,好歹得讓他留點兒乾貨給滬市。
旁邊的眾人也都是人精,這才聽明白書記話語裡的意思,原來來的這三個商人裡面不是以年長的為首,書記重視的是這個還沒長鬍子的小夥兒啊。其實三人完全沒有統屬關係,純粹是性情相近脾氣相投而已。李旭東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書記,這樣吧,我在滬市停留三天,前兩天我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得麻煩書記派個車,然後我們再和和大家搞個座談會,名字就叫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新滬市。說說自己的個人淺見,但是不能上綱上線,就用聊天的形式吧,說過的話過了座談會我可不負責任的哦。另外我的這兩位哥哥也是鼎鼎大名的愛國商人,他們也可以談談他們在香江和澳門的見識和看法,可能我們自己也做不到又紅又專,畢竟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但是隻要行為是愛國的,那麼衡量的尺度上就儘可能的取長補短吧。兩位老哥覺得怎麼樣?不會耽誤你們的行程吧?”
“算上今天的話,三天時間還是有的,只是不能再耽擱了,第三天晚上我們就要坐火車去京城,不然還得讓領導等我們,那就不成樣子了。”二人只是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他們也沒想到在內地李旭東居然這麼牛逼,當然他們也不會想到李旭東把關係滲透進英格蘭本土了,畢竟這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
“三位都是有本事的,目前我們滬市也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能讓幾位幫忙把把脈,看看滬市的經濟究竟出了些什麼問題,給出處方,讓我們滬市的發展能夠跟上甚至超過全國經濟發展的增長速度。”柯書記也知道這三人行程緊張,馬上吩咐了秘書安排好軟臥和隨行保鏢的臥鋪問題。
簡單的吃過了晚餐,李旭東一行上樓休息。第二天早上,要求的小車來了三輛,三人都帶上自己的保鏢出去私訪,一個區一個區的閒逛。
如果把以前的滬市比作美麗的西湖的話,那麼現在的滬市就是個爛泥坑,作為新中國最發達的城市,很多家工廠前身是國外注資和民族資本糅合的小廠,後來抗戰爆發,又被鬼子佔領,國外資本撤離,民族資本被巧取豪奪。
抗戰勝利後,民族資本回歸,也就是以民族資本家為代表的勢力,接管軋鋼廠,並被當時的政府委任官員管理。
解放戰爭期間,一些順應大勢的有識之士成為紅色資本家,滬市解放中出了不少力,也保住了工廠裡的大部分機器。
國家建立後,這些民族資本家也一直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
後來,經過國營改組後,工廠被收歸國有,但考慮到這些紅色資本家所做出的貢獻,加上需要他們的管理經驗,就保留一部分股份權利。 只是隨著管理人員的成熟,國家對工廠的需求日益增加,上級對工廠的掌控力就越強。
所以,到現在為止,工廠的大部分股權都被收繳,但仍有一部分在個人手裡。
這部分股權在外,總有些掣肘,加上還要顧惜一些名聲,所以想著收回這些股份,
但收效甚微。
方針路線上的變動,使得部分資本家攜款外逃,有的為了洩憤,甚至炸燬了工廠,這時候又沒有外部資金進入滬市作為補充,滬市經濟的發展因此受到拖累,這就是滬市節奏放緩的根本原因。
之前的滬市是個國際化的港口大都城市,一、二、三產業配套齊全,物流發達,現在二三產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