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伐交、伐謀 (第2/4頁)
班門弄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炙上來後,劉駿和皇叔對酌一尊酒,笑道:“皇叔,咱們這有酒有肉、有火爐有毛氈,魏國皇帝還在荒天野地裡,咱們不能太怠慢了。這樣吧,來人…”
立即有人從屏後出來。
劉駿:“命人備百隻甜蔗、兩壇黃酒。包裝漂亮一些,那是送給魏國皇帝的禮物。…另外,筆墨紙硯伺候。”
那人應答一聲“喏”,行禮後退出。
一旁有侍女開始鋪紙、潤筆、研墨。
劉駿:“皇叔,您請慢用。侄兒先給魏主寫封回信。”
劉義恭:“無妨。王侄你寫,老叔我在一旁觀瞻觀瞻。”
“也好。請皇叔斧正一二。”劉駿道。
“呵呵,賢侄的文和字,老叔早就聞名。輪不到為叔多嘴。”
二人互相恭維著,氣氛輕鬆至極。完全不是兵臨城下、被困苑隅的神態。
劉駿稍加思索,便提筆開始緩緩落墨:“魏皇陛下在上,晚輩道民叩禮。欣聞陛下光臨,深感榮幸。奈何交戰之國,不敢出迎。今遣使呈甜蔗百隻、黃酒兩壇於陛下座前,聊表敬意。晚輩坐井觀天,未曾識得大漠雄駝。聽聞陛下以其長途輸水,可賜一隻於晚輩乎?若蒙賜,不勝感激!再拜、頓首。彭城後生駿敬上。”
道民是劉駿的小名。因為對方是父皇一輩的大人物,他故意把自己姿態放低些。
寫完,婢女蘸幹墨汁,劉駿請皇叔品評。
劉義恭不作點評,只是說“甚好、甚好。”
劉駿派王府長史張暢送書信、禮物去給拓跋燾。
拓跋燾聽說徐州刺史府有人來了,就讓李孝伯去接待。
高暢來自江州高家,飽讀詩書、為人機智。
劉駿十幾歲外放雍州刺史時,高暢擔任刺史部主簿,精明幹練,得到這位小王爺賞識。
李孝伯來自北地趙郡世家,父親做過趙郡太守。
那個與崔浩很不對付的中書侍郎李順,是李孝伯堂兄。
魏國覆滅北涼後,查明李順早年投靠北涼王,成了奸細,因此被處死。不過沒有連坐族人。
李孝伯後來還為李順平了反,恢復榮譽。這是後話。
高暢、李孝伯都是漢人,都是以博覽群書、智慧超眾聞名。
眼下兩人代表敵對國家,溝通起來,話裡話外自然藏著機鋒。
李孝伯拱手:“先生貴姓?”
張暢還禮:“免貴姓張。”
“哦,原來是張長史。失敬失敬。”李孝伯道。
“看來在下來歷瞞不過李尚書大人。”張暢道。
“彼此彼此。閣下不是也知道了鄙人來歷嗎?”
“哈哈哈…”
“哈哈哈哈…”
二人乾笑一陣,李孝伯道:“在下代魏皇接收閣下送來的禮物。也將皇上賜給武陵王的駱駝、貂裘等物交閣下帶回去。魏主有詔:太尉劉義恭、安北將軍劉駿何不出彭城一見?魏皇我很想與他們二位會會面。朕也沒準備攻打彭城,他們怎麼如此勞動將士,寒天凍地還讓將士們在城頭巡邏?”
張暢抱拳道:“在下代武陵王多謝魏主。也謝謝閣下。南朝宋國、北朝魏國,互不相屬。魏主詔書效可及魏地、威可令魏臣。不過我家太尉、將軍無需奉魏主之詔,只當是書信而已。”
李孝伯無言反駁。於是問:“魏主說了,魏軍並不是來攻城,彭城為何緊閉城門、收起吊橋?”
張暢笑答:“兩位親王說,魏皇遠道而來,營帳未暖、將士疲勞。而彭城城中十萬精銳,人人思戰。我家兩位主公擔心約束不住全城軍民,出城衝踏了魏軍,這才下令緊閉城門。二王也說了,待魏軍將士、馬匹休整好了,再約時間、地點決戰。”
李孝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