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3/5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是耐著性子,聽了聽美國人的報價。結果讓他差點跳出來,美國人答應幫塞北整府發行十五億美元的債券,同時美國整府給予五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並幫助他們在各列強國之間進行調停,提出的一個條件是要求用塞北的礦產作貸款抵押,這個趙書禮沒意見,他缺錢尤其是缺時間,用礦產來贏得時間在他的心理承受之內,大不了到時候找藉口沒收,打官司打冷戰在所不惜。但是美國還有一個條件就讓趙書禮接受不了了,他要求讓美國來監管塞北整府的稅收,這不扯淡嗎。
思前想後,趙書禮找到了另一個國家——德國,相比美日兩國,德國沒有那麼大胃口,不是他們不想有,胃口往往也跟實力成正比。這實力不一定是國力,有時候也跟整治能力和外交能力掛鉤,相比美日,德國的外部環境不是那麼好,但是他們跟英國的關係卻不錯,一方面跟歷史上兩國貴族血緣緊密,連英國皇室以前都是漢諾威的貴族。而他們也不會要求太多的東西,當然趙書禮也沒有要他們幫太大的忙,只要求他們給英國帶個話,他趙書禮願意談判解決此事。
主動由自己一方提出談判,這是給英國人臺階下,大英帝國的面子還是要照顧的。
英國人很快接受了這個善意,不過他們在報紙上大肆宣揚,是塞北整府首先提出談判的,他們大英帝國本著和平主義的原則,似乎是十分勉為其難才接受的。
於是雙方撂開了美日兩國,開始進行直接談判,不過在談判地點上還有一些爭論。趙書禮要求在居庸關談判,英國人自然不能答應,他們要求放在倫敦,後來又提出在香港,趙書禮也不可能答應,咱是勝利者跑去你家裡談判算什麼事,香港更不行了,那是殖民地,還是英國在中國的殖民地,在那裡談判對趙書禮來說不啻為是個侮辱。趙書禮又提出在北京豐臺大營談,英國人也不同意,他們提議在海上他們新派來一艘軍艦上談,趙書禮又不同意。反反覆覆拉鋸過後,最後決定在上海談判,上海是個國際大都市影響力夠大,趙書禮勉為其難接受了,但是提出不在租借,而在中國人的地方,英國人也不同意,最後定下在租借與華界的交界處。
上海華界跟租界交界的地方是一條路,確切的說不止一條,是一圈相連的道路。這條道路名字叫做中山路,名字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但是修這條路卻是為了制止西方國家的租界不停向外擴充套件的目的。
20世紀後,隨著上海的經濟飛速發展,讓這裡成了亞洲第一城市,冒險家的天堂,東方金融中心,犯罪中心,男人天堂外,也讓租界顯得越來越擁擠。而這時候又是中國最混亂的時期,滿清倒臺軍閥割據,沒人能制止外國人,於是他們紛紛找各種藉口,明裡暗裡的擴張著租界的地盤。其中修路是一個主要的藉口,於是當北伐成功後,在國府有識之士的操作下,中國人開始自己築路,修築西式的寬闊大馬路。名字就以已經逝世的孫中山先生明明,中山路幾乎把城市包圍了起來。修成後的中山路分別為中山東一路、東二路;中山南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等,在改善了上海的交通的同時,也把租界包圍了起來,徹底劃清了華界和租界的範圍,完工後的中山路就像一把大鉗子,租界方面以“越界築路”不斷擴大地盤的企圖,被徹底粉碎了。
英國人提出的在這裡談判趙書禮同意了,他也實在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跟英國人扯了,儘早結束紛爭,把主要精力放到建設上才是正事。
但英國人顯然不消停,小動作不斷。
當趙書禮一行人到達上海後,英國方面說他們安排好了談判地點,讓趙書禮這方人去提前參觀地點。
這種小事趙書禮自然不用去了,他的手下,談判的副手沈瑞麟去處理此事的。沈瑞麟是清末舉人出身,先後在北洋整府中擔任比利時公使隨員,德國公使管參贊,外務部行走以及駐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