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太師直諫,朝堂風雲 (第1/2頁)
朝遊北海暮蒼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聞太師在三日內,寫成了條陳十道。
第四日入朝面君,文武官員都知道聞太師有本要上殿。
那日早朝,文武兩班齊聚,百官朝拜完畢。
紂王說道:“有奏章就出班奏上,無事便退朝。”
左班中,聞太師上前行禮稱臣,說道:“臣有疏奏,老臣冒犯天顏,條陳十項。請大王批閱。”
說著,便將奏箋鋪展在御案上,紂王閱覽表章。
只見上面寫道:具疏太師臣聞仲上言,奏為國政大變,有傷風化,寵信奸佞,施行慘刑,大於天變,隱憂莫測之事。
大王近來沉湎於酒色,親近奸佞之臣,忘卻恩愛,將王后施以炮烙之刑並挖去雙眼,殺害子嗣,斷絕後代,此皆無道之君的所作所為,是自取滅亡之禍。
臣願陛下痛改前非,行仁興義,遠離小人,親近君子。
或許社稷可安,萬民欽服,天心效順,國祚長久,風調雨順,天下可享太平之福。
成湯大業,風雨飄搖,臣仲十諫,重整朝綱。
一拆除鹿臺,安定民心不亂;
二廢除炮烙之刑,讓諫官能夠盡忠;
三填埋蠆盆,使宮闈禍患自消;
四去除酒池肉林,堵住諸侯謗議;
五貶斥妲己,另立正宮,使內庭不再有蠱惑之患;
六勘察佞臣,速速斬殺費仲、尤渾,以快人心,讓不肖之徒自行遠離;
七開倉賑災,賑濟百姓饑荒;
八派遣使者,招安東方和南方;
九尋訪遺賢,解除天下人之疑慮;
十接納忠諫,大開言路,使天下不再有阻塞矇蔽之事。
聞太師立於龍書案旁,磨墨潤毫,將筆遞與紂王:“大王,請效先王之德,逐條批准。立斷實行。”
紂王看十款之中,頭一件便是拆鹿臺,紂王說道:“鹿臺之工,耗費無數錢糧,如今既然建成,不可毀去,一旦拆除,豈不可惜,此事再議。”
“這第二項廢炮烙之刑,準。”
“第三項填蠆盆之刑,準。”
“第四項去酒池肉林,準。”
“至於第五項貶斥妲己,如今妲己德性幽閒,並無失德之處,為何要加以謫貶?。
”第六項,遠佞臣,自當遵守,不過中大夫費、尤二人,向來有功而無罪,怎可說是讒佞之臣?豈能隨意誅殺。”
”除此三件,以下準行。”
太師奏道:“鹿臺工程浩大,勞民傷財,萬民深怨,拆除露臺可消除天下百姓之怨恨,姜王后勸諫陛下不要造此慘刑,卻遭此大禍,妲己監造多種酷刑,神怒鬼怨,屈死的冤魂無法申冤,懇請陛下速速貶斥妲己,則神喜鬼舒,屈死的冤魂也可瞑目,如此可消除在天之幽怨。勘察斬殺費仲、尤渾,則朝綱清淨,國內不再有讒言,聖心也不會被迷惑,朝政自然會清明。願陛下速賜施行,切不可遲疑不決,以免耽誤國事!”
紂王無奈,說道:“太師所奏,用心良苦,孤已準七項,此三項待商議妥當後再行。”
聞太師說道:“陛下莫要以為這三是小節而不足為慮,此三事關係到國家治亂根源,陛下不可不察,切不可草草放過。”
君臣正在爭辯之時,只見中大夫費仲還不識時務,出班上殿見駕。
“大王啊,太師位及人臣,不按國體,逼君批本,無成湯之禮,妄言參奏王后,無君臣之別呀,如今又要殺害無辜之臣,更是不符合法度。太師滅君之威,恃己之能,以上凌下,在殿廷上肆意妄為,大失人臣之禮,這,這可謂大不敬!”
聞太師不認識費仲,看向費仲問道:“這員官是誰?”
費仲冷笑答道:“卑職費仲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