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 章 (第2/3頁)
卷卷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十二分精神,在薛府內外院瞎晃,祈禱父老鄉親遇到什麼麻煩,等他來解救。
然而他只是個八歲孩童,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體力忙幫不上,思想境界也達不到替凡人排憂解難的層次。
他最終幫上的忙,是院子裡的一個僕婦割傷了手,他拿了自己房裡的藥膏,給僕婦治傷。
洗白點2。
就這系統的小氣勁兒看來,他就算把自己的私有物品全捐出去,也掙不到50積分!
這日上午,薛家老太太要去廟裡,只讓大房兒媳王氏陪著一起去。
薛遙跟隨父親,一路送老太太出薛府。
老太太上車時,腿腳不太麻利,抬了三次腳,才踩上腳蹬。
這一幕,忽然激發了薛遙的記憶!
小說中,三皇子有一次去捉弄幼年男主,發現侍讀薛遙不在身邊,問了小太監,才得知薛遙家中祖母發生意外,告假回去了。
三皇子與侍讀關係不錯,還特意問了兩句,後得知薛遙的祖母去廟裡拜佛摔了跤,髖骨給摔折了。
這件事發生不久後,書中的薛遙又請過幾日假,便是因為祖母去世了。
從摔跤到去世,之間相隔具體多久,書中沒寫到,但薛遙認為,這一跤,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薛老太太一命嗚呼。
古代醫術不發達,六十多歲摔斷骨頭,要數月的恢復時間,只能在床上躺著。
年紀大了,缺乏適量的運動,什麼病都可能找上身。
如果以上推斷都成立,那麼,薛遙如果現在阻止老太太去寺廟,就等於救人一命,應該能得不少洗白點。
可是他要怎麼阻止老太太去廟裡燒香?
因為老爺子最近經常犯頭痛病,請郎中來也查不出毛病,老太太這才要去給廟裡捐香火錢。
這種事,薛遙要是加以阻攔,那就是大不孝,以後在薛家還有得混嗎?
更何況薛家三老爺在家本就最沒地位,嫡出兒子薛瓊尚且得不到重視,他一個庶子,人微言輕,根本沒有發言權。
老太太上了車,王氏也已經跟進去,小廝正準備收腳蹬,薛遙突然硬著頭皮,衝上前喊到:“老太太!我也想去廟裡拜菩薩!”
孩童清脆的嗓音喚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在場二十多雙眼睛,齊齊看向三房家的二公子薛遙。
車廂的幔子被掀起來,老太太問王氏:“哪家的孩子?”
“是遙哥兒。”王氏答。
老太太朝外喊道:“廟裡沒什麼好玩的,你去了也待不住。”
“我不要玩,我要拜菩薩!”薛遙快步跑到馬車後,伸著脖子,睜大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看向老太太:“我想陪老太太一起拜菩薩,那樣姥爺就不頭疼啦!”
老人是愛聽孩童無意間的吉利話的,老太太一聽就喜笑顏開,招手道:“抱他上來,難得孩子有這份心意。”
一旁的僕婦立即將薛遙抱上了馬車,他就這麼順利地跟老太太去廟裡了。
薛遙的親爹驚呆了,沒想到平日愚鈍的小兒子突然放了個大招,毫不做作地拍了個這麼響的馬屁!
回去後,薛老爺再三感慨,稱讚遙哥兒是個會來事的,前途不可估量。
陳夫人聽了也不敢反駁,只溫和地笑笑,畢竟她不能當著老爺的面容不下庶子出風頭,心裡只恨那周姨娘果然會調教兒子。
薛遙跟隨老太太來至寺廟,從下了車開始,他就厚著臉皮死死挽住老太太的胳膊,一路同行。
王夫人幾次委婉提起天熱,想讓薛遙不要貼著老太太走路,薛遙只當沒聽見,左一句“老太太慢慢走”,右一句“仔細前頭門檻兒”。
薛家是個大家族,即使同住一府,祖孫之間也有遠近親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