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聖世家,絕對是大唐內部一股不可或缺,不可輕視的力量。
平日裡,他們相互制衡,相互糾纏,有各自的利益需要堅守,所以態度很難達成統一。
但今天,他們卻罕見的表態了,居然站在李講的身後!
海先生的話,無疑是往本就激盪不停的海水裡,扔下了一座大山。
人們心底掀起驚濤駭浪,沒幾個人不震驚的。
尤其是三皇子,一雙眼睛瞪得極大,好像要從眼眶中掉下來了。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他震撼無比,心中有個聲音在嘶嘯,“平日裡各地出現一些個旱災,水患,往這些世家的口袋中掏錢的時候,那就像要他們的命一樣。”
“今天,怎麼就突然同意李講的《科舉法》了?李講給了他們什麼好處?”
一直沉默,閉目養神的靖王緩緩睜開了眼睛。
他先是看向海先生,隨後看向李講,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雖然廢除科舉制,確實會讓一些家族喪失掉特權,地位動搖。
但是科舉考試一旦興起,將會帶動一股可怕的狂潮。
不出意外,整個大唐,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將投身到文道之中。
大唐畢竟以文立國。
即便這些年的大唐,在靖王的運籌之下,境內是多了不少武道家族,就連一些文道世家都轉投武道。
可是,能被稱之為“世家”的,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基本都與文道有密切關聯。
這些世家,都對文道有很強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如今好不容易多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眼看著一旦實行,文道必然昌盛。
他們怎麼會反對?
事實上,這些世家幾乎都有一種傲氣,自信到自負,並不認為就算公平考試了,平民就能勝過他們。
再加上,此事乃李講主導,他們怎麼可能不放心?
那些反對《科舉法》的人已經絕望,按照目前的局勢,一切都已經註定了。
“本來還以為李講屢屢遭受重創,已經算不上什麼禍患,沒想到……”
“李講此子,大勢已成。”
靖王一黨,人心渙散,隱隱有敗降之勢。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道聲音忽然響起。
“就算‘科舉制’要比‘察舉制’優越,也一定要有一個人引導吧?”
沉默了多時的靖王終於開口了,再也無法淡定,沉聲道,
“可是據我所知,世安侯你可就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若發生意外,到時候誰來接此重任?”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言點醒夢中人。
靖王不開口則已,一開口話音便是直擊要害。
原本已經絕望準備投降的官員,此刻一雙雙眼睛就跟通了電一般亮起。
是啊!
險些忘了,李講身中劇毒,時日不多,已經是將死之人。
而《科舉法》即便已經有了雛形,從完善到落地,依然有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完成。
這些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若沒有李講這個提出方案的人在,誰也做不到!
因此,在李講快死的情況下,強行推行《科舉法》,只會在大唐本就岌岌可危的局勢上,再添負擔。
空氣就好像凝滯了一般。
文相一黨看向靖王的目光帶著強烈的怒氣。
死者為大。
靖王做了什麼,路人皆知。
李講明明都已經主動退後一步,沒過幾天就要離開洛陽城,尋找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等待那一日的到來。
可靖王沒有絲毫的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