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達還在一臉懵的狀態。
他哪裡知道什麼整體方略?
雖然與法正是好友,在法正面前也經常抖落他的小聰明,可真遇到大局,他就懵了。
如果孟達能看明白大局,他就不會蠱惑劉封不救關羽,更不會歸降曹魏後,又在諸葛亮的蠱惑下,又想回歸蜀漢。
僅從此事,就可以看出,孟達只看眼前小利,卻從來不知大局如何。
他最終死於司馬懿之手,也算是死得其所。
半晌後,賈詡才有些尷尬地開口道:“大帥,如此大局,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果不能對大帥的意圖,以及新農體系、護民軍等有深入的瞭解,詡恐怕無策可獻。”
賈詡看到軍中之人都稱蔡成為“大帥”,他也入鄉隨俗稱“大帥”,同時也是表明自己的態度:我是你成公子的人。
法正年輕,此時才二十出頭。
雖然他也看出這是一個壯闊無比的大局,可他卻想不通,看不透。
不過,他主要從軍事方面進行思考,同樣也有無數疑問。
聽到賈詡此言,法正深感有理,在一旁點頭不迭。
“哈哈,文和想了解什麼,儘管問便是。本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是蔡成第一次在人前自稱“本帥”。
攤子大了,他也需要擺出上位者的氣勢。
做一個領袖,需要和藹可親,但更需要有上位者的氣勢。
人心難測。
如果總是和藹可親,誰知道哪位內心中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蔡成也越來越成熟了。
蔡成讓人取來坐椅,大家就圍坐在沙盤之前,泡上一杯香茶,也點上了炭火,又取來一些吃食,做出了一副促膝長談的架勢。
蔡成反正不擔心賈詡的問題能超過自己的底線。
賈詡和法正可不是穿越之人,頭腦中可沒有那麼多的歷史經驗。他們能看到這是一個壯闊無比的大局,已經超出蔡成的預料了。
法正搶先說道:“我平時更喜歡軍事,我先向大帥請教軍事方面吧。”法正對著蔡成恭敬一禮。
“孝直儘管直言。”
“護民軍兵力聽起來多,實則灑在北方邊境上,防守有餘,進取不足,更是無法形成合力。僅憑徵東、徵南兩支軍團,如何靖安大漢南方?”
蔡成高看了法正一眼。
法正內心想的是“先安內,再攘外”。
“孝直莫非忘了,還有一支五萬的烏桓精騎?”蔡成笑著反問。
“未忘。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且讓烏桓鐵蹄踐踏我大漢領土,恐我漢人內心中無法接受。”法正倒是耿直,直接把內心所想說了出來。
蔡成內心倍感欣慰。
不僅考慮到攘外安內,還能想到民心。這法正名不虛傳。
“文和如何看?”蔡成望向賈詡。
“我倒是覺得無所謂。畢竟都是大帥麾下兵馬,畢竟都是護民軍。安內之後,只要大帥能讓我漢民過上富足、安穩的日子,這些都會慢慢被淡忘。”
法正馬上反駁。“當前之民會忘,可卻會載於史冊,千百世後人卻不會忘。”
“可儘早靖安大漢南方,可讓黎民少受很多苦難。”賈詡也是有其道理。
“可烏桓鐵蹄踐踏我大漢之之民、之兵,必將引起南方諸州同仇敵愾。”法正也有其道理。
“靖安之後,可由朝廷頒發旨意,對此加以解釋。”
“可如此,大帥便成為歷史罪人了。”
蔡成暗笑。
這賈詡果然是個只管結果,不及其他的人。
可法正卻考慮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