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筆潑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送到了裴雲面前。
解君齋的那杯茶,裴雲沒有喝,而今天這一杯茶,裴雲沒有遲疑,接過來就喝了。
茶都喝了,就沒有什麼需要說的了。
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就正式確定了。
“茶我喝了,現在可以告訴我,什麼是你想要學習的。”
想要因材施教,就得知道學生想要的是什麼。
當然,一般十歲出頭的孩子,更多是接受別人的安排,自己是不具備什麼真正的想法的。
可是,九兒明顯不是一般的孩子。
裴雲雖沒有問過陳師關於九兒的身份。
但透過接觸的經歷,知道九兒是有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
這也才有了這樣的問題。
瞭解學生想要做的事情的是什麼,才能去教學生相關的知識。
九兒遲疑了。
關於自己想學的是什麼,這樣的話題是不能隨隨便便提起的。
裴雲也不急,拿著杯子坐了下來,一邊喝著茶,一邊等著九兒的回答。
許久後,九兒才嘗試著開口:“我想學的,讓人聽了會覺得不切實際,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說。”
言語間帶著糾結。
除了糾結不知道怎麼說,更糾結於自己。
自己說了,這是不切實際的,就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己其實就是糾結的。
自己的本意是來找陳師的,想要學習陳師的治國之策。
以一個女孩子的身份,學習治國之策,這就是不切實際,這就是一種糾結。
會向裴雲拜師,其實也沒想太多。
一是,這是陳師給自己的建議。
二是,接觸過後,發現裴雲和其他人不一樣,就如自己說的,忠言逆耳利於行,自己身邊阿諛奉承的人太多了,需要有一個人來批判自己。
至於說,裴雲能教自己什麼治國之策,自己是不相信的,也就用不著去提起了。
換句話說,九兒不認為裴雲能教自己去實現自己的不切實際。
裴雲聽懂了這話裡的意思,說道:“既然如此,我就不需要專門去教你什麼了,以後有課來上就可以,課上的知識,你想學什麼就學什麼,能學多少就學多少。”
真要說起來,裴雲會專門對九兒說一番話,是另眼相待的。
除了她是陳師專門交給自己外。
雖說認識彼此的過程是不愉快的,可也讓人知道她的與眾不同。
天才總是和正常人不一樣的。
而她,確實能算是一個天才,三天就能還原魔方。
也就是這樣,裴雲才想著要因材施教。
可她自己卻不想說。
那麼,就悉聽尊便了。
就如自己說的,有課來上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