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仔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宰相齊聚御書房,李隆基早已讓人把奏章謄抄了幾份,大家看完奏章後都是皺眉不語,這個事情不好辦啊。
看著一片沉寂,李隆基只好點名:“牛相你畢竟帶過兵打過仗,你以為此事應當如何處置。”
牛仙客見皇帝問起只好說道:“如此多的俘虜肯定不能放在邊關,否則一但有什麼風吹草動必成大患。可若押送到腹地處置,一路必定勞民傷財。俘虜再加上押送人員恐怕銀錢損耗,不亞於一支同等數量軍隊行軍所需,粗略算下至少也要百萬貫。”
其實說了等於沒說,問題誰都清楚,牛仙客只是具象化一下,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給出解決辦法,辦法就是押送到腹地處置就行了,就是這錢誰來掏。
這等於把鍋丟給了戶部,李林甫作為實權宰相,戶部自然是屬於他的領地,這就必須跳出來:“陛下,牛相所言不失為一個辦法,只是耗費如此巨大,是否有些得不償失。而且東北也經常對契丹人用兵,如今國庫也是入不敷出,根本就拿不出這麼多的錢財來。”
別說國庫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就算有,又怎麼可能拿來處置俘虜,雖說俘虜也能創造價值,可是完全不值當,大唐社會安定的結果就是勞動力逐漸廉價,所以這些勞動力大唐朝堂根本沒有看上。
這樣一來又陷入沉寂,其實李隆基心裡有一個解決辦法,但是他卻不能自己說,於是假模假樣的問道:“諸位所言都是說把戰俘押解回來化為勞力,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把這些人變成奴婢一般的勞力?”
李適之擔心下一個被皇帝點名,於是連忙搶答:“陛下,這自然是因為他們膽敢犯我大唐,實乃罪不可赦,不變成奴婢,總不可能變成良民。”
李隆基對這個答案很滿意,這是順著自己思路來的,便追問道:“李愛卿所言不錯,這幫人犯我大唐實乃罪不可赦,這就是大唐的罪犯,而且是謀逆大罪,諸位以為然否?”
眾相紛紛附和,李隆基道:“所以這罪犯的處治只有打為賤籍一種嗎?”
李林甫似乎模糊的猜到李隆基的想法,於是介面道:“這種大逆不道的人,自當處以極刑。”
李隆基假正經道:“這樣是不是有傷天和?”
此話一出眾人立刻陷入沉默,尼瑪皇帝夠狠的啊,這是打算把這二十萬俘虜盡數殺完啊,大家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兩個人秦昭王和白起。
對於歷史瞭解淺薄的人,都以為是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降兵。實際上是秦昭王坑殺了四十萬降兵,因為當時白起以同等兵力利用地勢把趙國四十萬人圍困,多番突圍不成趙括只能領兵投降。
這就造成了如今大唐所面對的問題,留下來人太多很難看管,放回去這可都是經歷過生死的老兵,轉身就是敵軍精銳。所以白起立刻上書秦昭王請其決斷,可是秦昭王怎麼做的,秦昭王什麼都沒做,是的,什麼都沒做。
雖然秦昭王沒有表態,實際就是表態了,要是打算放人的話,皇帝肯定會下詔,這樣會彰顯皇帝仁德。可是殺就不一樣了,這會讓皇帝變成殘暴不仁,古代統治最看重的就是仁德美名。
所以秦昭王什麼指令都沒有,白起算是看明白了,皇帝就是要他背這個鍋,可能換一些不夠狠不夠忠心的將軍就直接躺平了。可偏偏白起足夠狠足夠忠心,所以他選擇了揹負千年罵名,把四十萬人活活坑殺。
扯遠了,現在皇帝是不想管這些俘虜,可是又不好明說,就需要有個人來提。李林甫作為奸臣,那自然具備奸臣第一美德給皇帝背鍋。
於是李林甫道:“臣以為此舉有傷天和,只是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不若讓我等回去思索一下再做決斷?”
這個提議看著很合理,其實也確實很合理,這麼大個事怎麼立馬決斷,肯定要思考一下。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