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麻織的帽子這樣一種做法,但反對在面君時只在堂上跪拜的做法。這讓人想起&ldo;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rdo;,這就是為什麼筆者認為孔子對國君確實有些恭敬過度了。
孔子家境也不寬裕,因此節儉一些是可以贊成的。不過跪拜的事情,反正沒有成本,那就還是堅持原有的做法。
【現實解說】這類事情,隨大流也沒什麼不好。搞得自己很特殊的樣子,其實對誰都沒好處。
219(317)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ldo;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rdo;
【譯文】子貢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ldo;賜,你愛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rdo;
【解析】按照周禮的規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際,就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諸侯把曆書放在祖廟裡,並按照曆書規定每月初一日來到祖廟,殺一隻活羊祭廟,表示每月聽政的開始。當時,魯國君主已不親自去&ldo;告朔&rdo;,&ldo;告朔&rdo;已經成為形式。所以,子貢提出去掉&ldo;餼羊&rdo;。對此,孔子大為不滿,對子貢加以指責,表明了孔子維護禮制的立場。
這是孔子第一次從衛國回魯國,子貢跟隨而來。子貢是富二代,其實並不看重一頭羊,可是聽到孔子上面的兩句話之後,以為孔子確實很不看重儀式了,於是建議取消那頭羊。誰知道孔子的節儉只適用於自己,羊又不是自己出,因而反對去掉那頭羊。
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禮的形式上,孔子對自己的標準是可以靈活變化,對別人的標準就是必須嚴格遵照。帽子是要自己買或者自己做的,因而可以用便宜的;可是羊是國君出的,因而不能省略。
【現實解說】羊拿來給老百姓吃掉,比什麼都好。
220(323)
子語魯大師樂,曰:&ldo;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徼如也,繹如也,以成。&rdo;
【譯文】孔子對魯國樂官談論演奏音樂的道理說:&ldo;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各種樂器合奏,聲音繁美;繼續展開下去,悠揚悅耳,音節分明,連續不斷,最後完成。&rdo;
【解析】禮和樂雖然在學科上是分開的,可是樂更多的時候作為禮的體現形式。要掌握禮,就必須掌握樂。孔子如此總結樂,是不是正確,誰也不知道,說不定魯太師聽得哭笑不得。
傳說孔子在魯國和衛國都學過樂,以孔子的性格,應該在樂的理論和欣賞水平上有一定造詣,可是具體彈奏水平,就已經不可考了。
【現實解說】純技術的東西,就不說了。
221(325)
子謂韶,&ldo;盡美矣,又盡善也&rdo;。謂武,&ldo;盡美矣,未盡善也&rdo;。
【譯文】孔子講到&ldo;韶&rdo;這一樂舞時說:&ldo;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rdo;談到&ldo;武&rdo;這一樂舞時說:&ldo;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rdo;
【解析】孔子在這裡談到對藝術的評價問題。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內容的善。這是有明顯政治標準的,不單是娛樂問題。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這應該是後來回顧的時候所發出的評論。
【現實解說】可惜沒人聽過。
222(1614)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譯文】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