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八百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合一的絕技,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白花花的鬍子,說:“這事兒啊,簡單得很,但又不簡單。你看,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你這提到的看、摸、問,其實就是其中的精華。這其中的道理,就像敲鼓和聽回聲,你敲一下鼓,聲音立馬就回響起來,兩者之間那個默契,簡直了,就跟雙胞胎似的,分不開!”
黃帝眨巴眨巴眼睛,似乎有點明白,又似乎更糊塗了。岐伯見狀,繼續深入淺出地講解:“咱們再打個比方,一棵樹,有根、有幹、有枝、有葉,對吧?這人啊,也是一樣的,色(臉色)、脈(脈象)、形(形體)、肉(肌肉),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也是相互關聯的。樹根要是爛了,樹葉還能綠油油的嗎?不可能嘛!所以啊,人的臉色、脈象、形體、肌肉,這些都是身體健康的小訊號,它們之間也是緊密相連,不能分割的。”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拍手叫好:“哎呀,岐伯你這比方打得,簡直是妙不可言啊!這麼說來,只要掌握了這些,看病就像玩兒一樣簡單了?”
岐伯搖了搖頭,笑眯眯地說:“簡單?也不盡然。你得先成為‘工’,也就是熟練工,能看病,但可能還得琢磨琢磨。再進一步,成為‘神’,那就厲害了,一摸脈,病情就清清楚楚,跟開了天眼似的。不過,最高的境界,那是‘神且明’,望聞問切,樣樣精通,看一眼就知道你昨晚吃了啥,摸一下就知道你心裡在想啥,哈哈,開個玩笑。但真到了那個境界,看病就像讀心術一樣,輕鬆加愉快!”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突然眼睛一亮,說:“岐伯,你這說得我都心動了,快教我幾招,讓我也成為‘神且明’的大師吧!”
岐伯哈哈大笑,說:“行啊,不過咱們得一步步來,先從望色開始。”
“望色?就是看臉色唄?”黃帝好奇地問。
“對頭!你看啊,人的臉色,那可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要是臉色蒼白,那可能是貧血或者氣虛;要是臉色蠟黃,那可能是脾胃不好;要是臉色發黑,哎呀,那可就得小心了,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所以啊,以後你走在街上,看到誰的臉色不對勁,心裡就得嘀咕嘀咕,這傢伙,是不是身體有點啥小毛病啊?”岐伯一番話說得幽默風趣,黃帝聽得直樂呵。
“那摸脈呢?是不是就像摸小狗一樣,摸摸就知道它健不健康?”黃帝調皮地問。
岐伯笑得前仰後合,說:“雖然不是摸小狗,但也差不多。脈象啊,那可是身體內部氣血執行的反映。你摸到弦脈,就像摸到一根緊繃的琴絃,那可能是肝氣鬱結;摸到滑脈,就像摸到一顆顆小珠子在滾動,那可能是懷孕了或者體內有痰溼;要是摸到無脈,哎呀,那可不得了,那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所以啊,摸脈這事兒,得細心,得用心,不能馬虎。”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說:“那問病呢?是不是就像審訊犯人一樣,得問個水落石出?”
岐伯又是一陣大笑,說:“審訊犯人?那倒不至於。但問病這事兒,確實得講究技巧。你得問得細緻,問得全面,還不能把病人問煩了。比如啊,你得問問病人哪裡不舒服,疼了多久了,是隱隱作痛還是劇痛難忍;你得問問病人的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這些可都是重要線索。所以啊,問病這事兒,得耐心,得同理心,不能急。”
黃帝聽得如痴如醉,說:“岐伯,你這中醫小課堂,簡直太棒了!我以後也要成為‘神且明’的大師,走遍天下都不怕!”
岐伯拍了拍黃帝的肩膀,說:“行啊,有志氣!不過啊,成為大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你得勤學苦練,還得有悟性。最重要的是啊,你得有一顆仁心,這樣才能真正治好病,造福百姓。”
黃帝鄭重地點了點頭,說:“岐伯,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