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氣藏府病形篇第四(八) (第2/3頁)
風雲八百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咽不下去,那叫一個難受啊!”
黃帝一聽,眉頭緊鎖:“這可如何是好?有沒有啥妙招能搞定這胃病?”
岐伯微微一笑,賣了個關子:“當然有啦!不過,這可得靠咱們中醫的針灸大法。你得記住一個穴位,那就是‘足三里’!”
黃帝一聽“足三里”,眼睛一亮:“哦?這足三里是何方神聖?快給我細細道來!”
岐伯一看黃帝這求知若渴的樣子,心裡那叫一個得意。他清了清嗓子,開始詳細講解:“這足三里啊,那可是咱們中醫裡的明星穴位!它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的地方。你想象一下,把你的小腿當成一根大蘿蔔,犢鼻穴就是蘿蔔頭那兒,往下一量3寸,再往旁邊一挪,嘿,就是那兒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你這比喻可真夠形象的!那足三里這穴位到底有啥神奇之處呢?”
岐伯故作神秘地說:“這足三里啊,作用可大了去了!它是胃經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合穴嘛,就像是經絡裡的‘收費站’,能把氣血匯聚起來,然後再分配給全身。所以這足三里啊,就是胃經的‘大管家’,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你針灸它一下,胃病啥的,統統都得靠邊站!”
黃帝一聽,眼睛都快冒綠光了:“這麼神奇?那趕緊給我說說,這足三里具體是怎麼治胃病的?”
岐伯一看黃帝這迫不及待的樣子,心裡那叫一個樂呵。他慢悠悠地說:“這足三里啊,針灸它一下,就能讓氣血流通起來,把胃裡的脹氣給排出去,胃脘那兒也就不疼了。而且啊,它還能讓脾胃的功能恢復正常,吃東西也就順暢多了。所以啊,這足三里啊,簡直就是胃病的剋星!”
黃帝一聽,那叫一個滿意:“不錯不錯!看來以後得多學學這中醫的針灸大法啊!”
說到這裡啊,咱們得先插一嘴。這足三里啊,可不僅僅是個治胃病的能手。它還能調理好多其他毛病呢!比如說啊,你要是感覺身體虛弱、免疫力差、容易感冒啥的,針灸一下足三里,立馬就能讓你精神煥發、活力滿滿!還有啊,你要是感覺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啥的,針灸一下足三里,也能讓你睡得香、精神好!
黃帝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說:“岐伯啊,朕最近對六腑之病頗感興趣,尤其是小腸病,你給朕講講唄。”
岐伯一聽,心裡暗笑,這黃帝老爺子又開始他的“醫學十萬個為什麼”了。但岐伯畢竟是醫學大家,面上不動聲色,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小腸病這事兒啊,說起來可有意思了。小腸病患者啊,通常會感到小肚子疼,就像是有人在裡面搗亂似的。這還不算,腰和脊背也會跟著遭殃,連帶著睪丸也疼,那叫一個酸爽。有時候啊,上完廁所後,耳朵前面還會莫名其妙地發熱,或者冷得要命。更神奇的是,有的人肩膀上熱得跟火爐似的,特別是手小指旁邊的那根指頭,熱得能煎蛋。要是把脈的話,還會發現脈象陷下去了。這些啊,都是小腸病的典型症狀,醫學上稱之為‘手太陽小腸經病’。”
黃帝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哎呀媽呀,這小腸病還挺會玩兒啊!那咋治呢?”
岐伯微微一笑,神秘地說:“陛下別急,咱們中醫有獨門秘籍——針灸療法。治療小腸病啊,有個穴位特別管用,名叫‘下巨虛’。不過為了更準確地定位和治療,我得先給您科普一下現代穴位經絡的知識。”
黃帝一聽要科普,立刻來了精神,坐直了身子:“來來來,岐伯,趕緊開課!”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針灸課”:“首先啊,咱們得知道,人體有十二條正經,其中手太陽小腸經就是其中之一。它起於小指尺側端(少澤穴),沿著手臂外側上行,經過肩胛、頸部,最後進入耳中(聽宮穴)。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