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道,那是我在聯絡你們,如果你們不跟緊一些,我就不帶這個路了。
大家隨我下了巖壁,我當即給3班長說,我不帶路了。因為事先3班長承諾過3人每人輪流帶一段路的,3班長接著就開始在前面帶路,我則退到隊伍的10餘人之後。走隊伍後面的感覺真好,前後都有自己的人,安全感充滿了身心。
就在我們繼續前進了約30分鐘時,隊伍突然停止了步伐,大家安靜地原地坐下,這時前面傳來的資訊也不甚清楚,我當時覺得前面有這麼多人,有什麼問題也會解決的。但是一等再等隊伍都不見動靜,我正納悶,只見工兵班的一個戰士(重慶合川人)罵罵咧咧地往後面走來,他說,有那麼多的人在前面,為什麼一定要叫他去探路?他就是不去。我問是咋回事?他說在前面的路旁發現了一個帳篷,不知道裡面有沒有越軍,排長就挨個叫人去探察,但是就是沒有人願意去冒險,在叫到他的時候兩人爭執起來,他才走到隊伍的後面迴避排長。我一聽這話就對大家的表現感到萬分的失望,但是我也不想到前面去做點什麼,心裡想,有連長、排長和班長等人在,如何是好是他們需要面對的事。誰知到這時3班長來到後面叫我,我回答大家不去我也不會去。他說你先去看看吧。
我在3班長的勸說下,來到了隊伍的前面,3班長就指著山下方100米左右的地方說:你看,就是那個帳篷。趁著依稀的月光,那帳篷就在我們將透過的小路旁邊,路的兩旁坡度比較大,如果離開小路另闢蹊徑反而可能驚動對方而且前進的方向也不容易把握。我還是表示不願意去探察帳篷,因為現在我們所面臨的的處境似乎已經是生機初現,大家心裡或多或少的都燃起了一絲希望,這時候再去以個人冒險博取大家的相對安全,怎麼想都有 些不願意。這真是當時心裡所想的大實話。
這一來大家就僵持在那裡了,我們坐在路旁的暗處鴉雀無聲,沒人提出新的建議,更沒人自告奮勇站出來說由他帶隊走第一。就這樣沉默了估計有半個小時,我實在忍不下去了,就給3班長說:像這樣,我們3人一起往前走,人挨著人,如果遇到伏擊要死就死在一起,別的人負責 給我們掩護。3班長見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打破僵局,就答應了這個探路的方式,陳秀潁也表示同意。於是我們3人就緊挨著,
舉槍瞄準帳篷,慢慢地朝帳篷方向摸去。
寫到這裡我並沒有責怪戰友們的意思,我當時也不是有什麼英雄氣概在升華,只是自己太想活著回到祖國,哪怕有一絲機會也不願放棄。何況沒有這麼多人在一起相互壯膽,我可能早就歇菜了。誰在那時候敢說&ldo;我不怕!&rdo;,那他也就是壯著膽說一句假話而已。這只是在那個特定環境裡面對身臨絕境的態度問題,選擇就範或者竭盡全力一搏。
帳篷裡並沒有人。黑乎乎的帳篷裡面有兩個簡易鋪位,外面支著一口大鐵鍋,煮熟的米飯還剩了半鍋,一個塑膠加侖桶裝著清水。我們先到的3位,在向後方示意安全之後,就輪著大口大口地喝桶裡的水、用手抓起吃鍋裡的米飯塞進嘴裡,根本不管是否被越軍下毒。
十三
也許大家對一支隊伍計程車氣低落、渙散到如此地步會驚訝不已,但是隻要我們回頭總結一下,看我們這支部隊參戰前的基本狀態和準備過程,就會覺得有些東西本來就存在先天不足,在進攻戰比較順利的時候(本團有的成功戰例還進入軍區戰例選編教材),大家都不覺得自身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局勢複雜、特別是我們在陷於前所未有的困境時,那些存在於方方面面的潛在隱患自然就顯現出來。
從大的開始說吧,本團在參戰之前屬於丙級裝備,人員不滿員(約全員編制的一半,如我們特務連在之前只是警通連裡的一個排)、武器裝備不到位、不是全訓部隊(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