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汪太后夢遊地府(上) (第2/5頁)
雁於飛8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舜華知道懷獻太子已經往生,墜下淚來:「到底見不到他了。」
半空中還有笑聲,其中有不少帝王皇后服色,還有將相裝束的,隱隱約約的,看不真切。
汪舜華心裡尋思著,大明有這麼多帝後將相在此?
世宗還想拉著汪舜華訴說衷腸,接引官勸說:「閻君正等著太后呢。」
汪舜華點頭,跟著他們去了閻羅殿,隱帝帶著人跟著去,世宗等人也跟著——雖然知道帳一時半會兒算不完,但是看到這麼多對頭,還是要跟著走一趟,壯壯聲色。
又走了數裡,見一座碧瓦樓臺,壯麗非常,原來是陰司總會門,閻老森羅殿。
汪舜華正在觀看,只聽見環珮叮噹,聞得仙香奇異,前有兩對提燭,後面卻是十代閻王降階而至,控背躬身迎迓。
汪舜華驚訝,十王道:「太后雖非陽間人王,卻母儀天下,臨朝稱制,又是當今皇帝之母;我等是陰間鬼王,分所當然,何須過讓?」
汪舜華這才跟他們進殿敘禮。隱帝想往裡頭闖,世宗等人也想跟著,秦廣王拱手道:「好教世宗皇帝和汪太后知道,汪太后陽壽未滿,實是我等有一事不明,故而請教。」
汪舜華聞言,對世宗說:「既如此,聖上先回去,我說過了話便來。」
世宗依依不捨,目送汪舜華隨閻君進殿。
當下互相行禮,分賓主坐定。
秦廣王吩咐崔判官送來一部書,題著《朱明王朝綱目》。
汪舜華粗粗看了,大體就是自己前世學到的歷史。
秦廣王道:「不瞞太后,凡事都有定數,只是自從景泰八年隱帝來到地府,我等就發現,如今陽間的事,已經和天庭授給我等的綱目大有不同。」
楚江王補充了一句:「其實之前,我們也察覺到了,正統十四年,懷獻太子來到這裡,他雖年幼,口齒不清,但是接引官說得明白,我等遍查生死簿,查得汪皇后只有二女,並無兒子;此後,相繼發現有人生死日期和事跡與簿上記載更不相同。」
宋帝王道:「不是我等懈怠,而是雖有定數,也有變數。為人行善,原先定下了惡報,可能會因此削減;為人作惡,原先定下了善終,也可能會因此改變。當然,未必全在這一世得到報應,可能是來生,也可能是前世。這些人生死無關大局,所以我等依據其生前作為,打發了去。直到景泰八年,隱帝和世宗兄弟先後來此。按照天庭的綱目,該是祁鈺無子而終,其兄祁鎮奪門復闢,殺于謙、王文等人,可是如今卻是祁鎮奪門失敗,先行來此;而後祁鈺病故,並由其子繼位。問他們兄弟,卻什麼也說不出來,那時候便知道可能是你的緣故,只是沒有證據,於是上報天庭,天帝看了他兄弟的行狀,只吩咐我等多加留心,即便沒有過問了。」
這算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嗎?天庭便是能提前幾百年規定好整個王朝的走向,也不可能像電腦程式設計那樣處處精確到位;具體的發展,還要看各人自己的作為。
就像《三國演義》那句開篇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何時合、何時分,怎樣合、怎樣分,誰人來合,誰人來分,並沒有一定之數。
農業文明最終會被工業文明所取代,這是定數。
明朝是懿文太子一系傳承還是燕王靖難成功,是英宗奪門復闢還是景帝傳之子孫,這是變數。
大明不可能沿著太祖開闢的路線千秋萬代,但是亡於李自成的農民軍,還是滿清,亦或許是被別的勢力消滅,或者順應時代潮流最後苟延殘喘四五百年最後君主立憲,在於人為。
「此後諸人生死履歷,多有與生死簿相乖的,我等也見怪不怪了;直到建極十二年以後,你大力開疆拓土,我等也奏告了天地,念在你有開拓之功,加上人口繁衍,好打發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