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殘眼還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覺得對方沒被啟用確實事出有因。
比如學士許慈在劉禪的名單裡標記博涉多聞,但是費禕知曉對方當年與胡潛(同樣是學士)互相爭勝攻擊,忿爭毀謗,聲色俱厲,兩人之間書籍從不互通有無,有時還尋釁廝打,先帝想要居中調解都效果不大,最後兩人只是減少了互相爭鬥的頻率,如今胡潛去世多年,昔日與他一起掌典文獻古籍的孟光已經是大司農,而來敏則因為嘴臭被免官。費禕左思右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先把許慈放一放。
相比之下丞相挖掘的人才就靠譜多了,不說姜維,梁緒、尹賞、梁虔等人表現俱佳,遊楚、馬遵等人雖然投降慢了點,不過也在新崗位上發光發熱。
最重要的是姜維一表人才,又謙遜有禮,所以大家也對姜維的態度很好。
目前整個益州最重要的是新糧收穫的事情,大小官吏們年初忙著給農戶們解釋種植新糧的事情,到了收穫季節又要給農戶們解釋這些新糧不宜作種,最早官吏們還拿著他們自己都說不明白的“性狀分離”、“雜種優勢”去解釋,可惜被百姓們問上幾句就回答不上來了。
最後還是一名因為殘疾不宜作戰被安置回益州做小吏的前北伐軍士兵祭出“先帝顯靈”那套說辭,即這些種子都是先帝賜下的,其中蘊含的法力種植過後就會消散,後面種出來的糧食作為種糧效果不好,還是換成新的官府發放的種子才能保證繼續豐收。
這個說法被迅速推廣,丞相耳聞此事後也有些頭疼,早先“先帝顯靈”的說法確實有助於推廣工作的開展,不過他擔心有朝一日大家都深信凡事可以靠“先帝顯靈”來解決,反而不肯正經工作了。
畢竟雖然後世的郎君們和那些外星人神通廣大,但也有不好做的事情,再說就像朱郎君他們突然出現一樣,萬一有朝一日他們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再來支援物資,大漢總要能靠自己的本事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