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戰後清點 (第1/2頁)
人老手殘眼還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田豫收到退兵的命令的時候正在跟吳懿對峙,本來他只負責製造聲勢,也沒想著要強攻陽平關,更不要說南下攻打劍閣,所以一直處於扼守散關道卻不肯真打陽平關的狀態。在接到曹真的命令後就開始緩緩撤軍。
結果由於鄧芝發現了對方撤退的跡象,便鼓動吳懿試著追擊,吳懿在追擊的時候還用馬馱著最新的小型便攜拋石機,這種新出現的武器雖然威力並不強勁,但是足以在狹窄的山道上製造混亂了——由於散關道是一條多棧閣的道路,因此撤退的魏軍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條長蛇,而這種射程大約兩百步的小型拋石機和擺成小型鴛鴦陣的漢軍則尾隨掩殺。
每當田豫想要停下來整軍反擊的時候,吳懿也會停下來,他手下士兵的軍械其實並不比對方強多少(狼筅因為過於笨重,在本次追擊中被吳懿捨棄),但是組織度和對命令的響應速度遠超魏軍,幾次打打停停後,田豫嘗試帶著精銳親自斷後。
然後被漢軍用撿來的石頭糊了一臉。
雖然田豫本人在親衛的捨命保護下逃了一命,不過這批精銳卻被吳懿殺的大敗,這一敗之後田豫再也沒有交戰的勇氣,只能讓魏軍撒丫子跑。
於是整個撤退工作都變得混亂無比,在把帶不走的輜重堆在路上點燃後,魏軍終於脫離了漢軍的追擊,而吳懿看到自己已經追逐過半後,也收兵清點斬獲後開始返還。
這是整個涼州之戰的最後一戰——儘管它的發生地不在涼州,但是此戰過後,雙方都各自縮回了自己的地盤,開始消化自身的戰果。
被牛金繳獲的那批果實被火速送往洛陽,由於三國時候的人們還沒有見過西紅柿、南瓜、辣椒、甜椒(這些多產自美洲)之類的作物,所以得知繳獲的曹叡在大喜的同時也頭疼該如何種植這些作物,畢竟被徵兆來的老農面對這些從未見過的“奇果異蔬”,也是一臉茫然,交頭接耳地議論紛紛,卻拿不出一個可行的法子。
畢竟糧食也好,蔬菜也罷,如果不按照正確的方法種植就很難收穫,當然挖個坑埋點土然後等著對方自然成長也不是不行,不過這種種植方法顯然對不起魏軍付出的代價。
而且如何儲存這些果實以待來年春天種植也是一個問題,最後還是鍾繇提議不如喚來之前搶奪這些作物的魏軍士兵,讓他們回憶下這些糧食當時是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的。
曹叡立即採信了這個建議,把牛金從陳倉召來。牛金的傷口還沒有好利索,不過聽聞自己奪得的作物引起了朝堂關注,心中還是湧起一絲自豪,畢竟其他將士在戰場上表現一般,相比之下自己的表現堪稱完美,若這些作物日後能在大魏生根發芽,也算沒白吃這一場苦。
和他一起搶奪的魏軍士兵同樣被召去洛陽,這群士兵滿懷對未來的期許和對未知的忐忑,就這麼和他們的將軍一起踏上旅程。
儘管已經收到了曹真和司馬懿對此戰的戰報,曹叡還是心裡犯嘀咕,按照他們的說法,此次涼州之戰,既燒燬了不少蜀軍的農田,又奪得新奇作物,堪稱大勝,相比之下近萬士兵的損失也不是不能接受,何況蜀軍也付出了同等代價。
不過他還是覺得有哪裡不對——如果大將軍真的取得了這麼好的戰果,那麼他們應該繼續擴大戰果,一鼓作氣把蜀軍趕出涼州才對,就算趕不出去,也應該鞏固佔領的郡縣,作為下一次作戰的跳板,如今取勝後撤回關中,那麼此前的戰果也就沒法儲存了。
想不通這個問題的曹叡最終還是喚來了陳群。後者在聽到曹叡的疑問後思索片刻,最後回答大約是大將軍和驃騎將軍為國事故,不願意繼續放任大軍在外作戰,達到作戰目的後就決定撤軍。
畢竟大軍長期在外,糧草輜重的補給線拉得過長,極易遭受蜀軍的襲擾截斷,一旦糧道被斷,那便是不戰自潰的危局。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