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境,與禪家修行的三境對應,藉助禪家三境的概念來描述和指明棋藝的修行。
第一境: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略等於禪家修行中的“戒”,注重表面現象,欲求其本質,心力所為,有向佛求道之心,但沒有超出塵世物求。
這個階段對應的是初學者,初學棋者往往滿腔熱血、想要贏棋。
而這個說法便認為這時候的棋藝學習者首先應“戒”,戒嗔、戒驕、戒躁、戒欲,戒除自身對於爭強好勝、勝負輸贏的執著,而專注於棋藝的提升。
第二境:空山無人,花開水流。
略等於禪家修行中的“定”,初步認識到本體,將超脫而未超脫,已超脫搜尋現象之慾,心靈歸於平靜,止思慮,止心力,較之前境,已無心力欲求,達無人之境。
這個階段對應的是已經有了一定水平的棋手,要定下“研棋之心”,不要在意一時的勝負、不要在意旁人的指責、不要注重眼前的名利、不要妒忌別人的成功……將心定下來,排除掉外界的種種干擾,去潛心研究棋藝,去提升自身棋藝的深度。
第三境: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略相當於禪家修行當中的“慧”,此時頓悟,即心成佛,由定生慧,定是慧體,慧是定用,猶如燈之於光,然而慧之印證卻是瞬間(一朝風月)永恆(萬古長空)的統一,正是這瞬間的頓悟剎那間已成終古。
此時此刻,隨著腦海中沉積泛起的棋譜在王子喬棋力的壓迫下飛速的溶解消化,焦平真的有一種“一朝頓悟”的感覺。
再回頭重看這方枰之間,竟不由生出有一種“看棋還是棋”的陌生熟悉感!
……
王子喬又應了一手。
對於焦平的說法,他不置可否,時至今日,天庭早就透過各種手法和各種渠道,將這一位“覆海真君”過去的經歷能查到的都查了個遍,並彙編成檔案。
——天庭的情報能力,是沒有真正接觸過的人,所難以想象的!
由於職位的原因,這份關於覆海真君的檔案他也曾看過,其中並無顯示這位真君有過“少時學棋”的經歷,因此他心中斷定這種說辭只是這位真君隨口的敷衍,是檔案上“其性多狡”的又一體現。
他開口道:
“棋無常勢,水無定形,真君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本領,運之棋盤之上,自亦無往而不利……”
這話似是話中有話。
焦平眉毛暗自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