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第1/2頁)
李行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收賬,沒有再給她轉回來, 大鬆了一口氣。勸說他人這種事實在不是她的專長。
早上出門的時候只喝了一袋牛奶,此時腹中空空, 馮瀟便打算先去找點兒東西墊墊肚子, 再去逛逛櫃姐所說的那個舊貨市場, 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出貨門路。
才11點不到, 今日就完成兩件大事,堪稱高效率,接下來的步伐也便沒那麼著急, 有心情欣賞沿途的街景。
老城區最大的特點就是煙火味而十足,一步一景都充滿了吵雜繁盛的市井氣息。
街道上的景觀樹長得高大, 樹冠遮天蔽日。從珠寶店出來往右後側走, 道路兩旁是不同的雜貨鋪和餐館,路邊還有不少摩托和腳踏車在經過。
馮瀟在那一溜餐館中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店, 它的店名真是大膽又吸睛。
小店門臉裝修得頗有古風,還掛了別家少有的糊了紙的竹編燈籠。門楣上掛了一副金漆黑底的木招牌,上書:不正宗雜醬麵。
她覺得有意思。別人開店都恨不得把自己塑造成百年老店,某名菜的第n代傳人, 以證明自家正統。這家店倒好,從招牌就開始擺爛。
這家店的老闆一定是一個有意思的人。
有意思的人不一定能做出好吃的菜, 但那菜一定有會很有意思。馮瀟止不住好奇踏進門店。
店裡挺寬敞,還沒到飯點兒,店裡也就只有三三兩兩幾個人。這沒什麼, 但有意思的是, 店裡居然沒有選單, 只有雜醬麵一種可選!
作為食客,馮瀟沒覺得被慢待,反而有些興奮。老闆敢如此,他的雜醬麵得做得多好吃才能撐起來這家店呀。
服務員直接招呼她:“來一碗雜醬麵?您吃辣嗎?”
在她表示能吃辣後,招呼她坐下,倒了茶就去後廚忙活了。
麵條上得還挺快,10寸大的一個大海碗。表面上根本瞧不著麵條,有序地碼著一圈菜碼:黃瓜絲、胡蘿蔔絲、綠豆芽、青椒絲、紅椒絲、燙過的白蘿蔔絲。出乎意料的居然還有半指長的香蔥段。
除開大海碗以外,配著麵條端上來的,還有一碗海帶筒骨例湯、一碟剝好的蒜瓣,以及一小碗醬。
那醬,與其說是醬,不如說是調製的面碼。馮瀟端起來聞了聞,這是用醬油、麵醬、五花肉肉末一齊炸制而成。對比起老北京的雜醬麵,何其是不正宗,簡直毫不相干。
她將那黑乎乎並無賣相但香味十足的一碗醬全部倒入海碗中,攪拌均勻。
一口下去,有肉的香、醬的甜、麵條的勁道、菜碼的清爽。真是滿滿的一口滿足感。
就連那長長的蔥段也吃不出辛辣味兒來,反而添香。
馮瀟學不來吃麵就蒜,於是一餐下來,除開那碟蒜瓣以外,她都吃得乾乾淨淨。
在店裡休息了一會兒。馮瀟和空閒的店員聊了兩句,才知道,招呼她的店員原來是老闆。老闆是南方人,在他的家鄉“醬”一般是指醬油,與北方的醬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老闆找了個北方女朋友,定居在此後融合了南北方特點,開發了這款不正宗的山寨版雜醬麵。
老闆玩笑說:“用我老婆的話說,這就是一碗好吃但是不正宗的雜醬麵,所以決定開店的時候就用了這個做了店名。”
“確實很好吃。”不是馮瀟恭維,說場面話。這確實是她近來吃到的最驚喜最合口的東西。
想到陳德嘉好像特別喜歡吃拌麵,她拍了一張招牌的照片發給他,推薦他有空來吃,並附了地址。
她倆聊天的介面,最後結尾的永遠是像嘴上長了打字機的陳叨叨。
>br />
照片才發過去,那邊馬上就回了。
【陳叨叨:你還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