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將大刀擱在腳邊,匆忙撿起不能迅速蓄勢,再加上夏侯淵又是立馬原地,失去他馬上將軍衝鋒的動量。
徐晃從山坡上策馬奔下,斧沉馬快,徐晃本身膂力就強過夏侯淵,兵器相交,發出震天響聲。
夏侯淵只覺雙臂發麻,虎口一陣劇痛,噹啷一聲,手中大刀落地。
他見狀不好,撥馬便走。
夏侯淵馬快,徐晃斧頭更快,用開山大斧另一側橫掃夏侯淵的身子,將夏侯淵砸下戰馬,將他生擒!
第290章 【引誘曹操上鉤】
夏侯淵被生擒,他麾下騎兵雖眾,卻也大潰,各自逃生。
李典急忙大聲疾呼曹兵整列隊伍,怎奈他年紀甚輕,在曹軍沒有威望,那些騎兵根本對他熟視無睹,各自撥馬逃走,根本不理會李典的高聲疾呼。
而這時徐晃已經策馬奔向李典,李典無奈,只得拍馬迎上,舉槍跟徐晃戰在一起。
斧槍相交,當地一聲巨響,李典不敵徐晃神力,只覺筋骨痠軟,雙臂無力,險些丟下長槍。
李典心中大驚,便握緊長槍,謹守門戶,採取巧招與徐晃周旋。
李典是書生意氣儒將作風,武藝尚不及文吏出身的樂進,更加無法跟加上開山大斧後武力101分的徐晃對陣,戰不過十個回合,徐晃便抓住李典一個細小破綻,奮起神威一斧劈來,快如閃電,破空有聲。
李典格擋已是不及,盡力向旁邊一讓,大斧砍落他的頭盔,斜掠而過,將肩膀削去一塊肉來,深可見骨,鮮血奔湧而出。
徐晃正待補上一斧,李典的族兄李整飛馬趕來,大叫道:“徐晃看槍!”手中長槍直刺徐晃左肋。
徐晃大怒,舍了李典,呼呼呼雷霆三斧劈向李整。
李整雖然是李典伯父李乾的嫡子,秉承家學,但他生性愚笨,槍法還不及自幼好文厭武的李典,三招過後,李整被徐晃的大斧斬為兩段。
徐晃提斧去找李典,李典已經被他伯父李乾的家兵奮力救走。
曹操得知夏侯淵被徐晃擒拿,大驚失色,對他而言,夏侯淵被抓,如同失去一臂。
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國譙縣的大族,但是曹氏自曹騰以來,門第興盛,多在朝廷和郡縣做大官,由於曹騰深受大將軍梁冀漢桓帝信任,養子曹嵩做過太尉,弟弟曹褒官至潁川太守,曹褒兒子曹熾官至侍中、長水校尉,另一個堂侄曹鼎官至尚書令,反觀夏侯氏,雖然家大業大,但畢竟祖上沒人做過官,只算得一方土著地主,不列宦籍,為了求得勢力的發展,夏侯氏逐漸向曹氏靠攏。
曹氏雖然是依靠曹騰當宦官發跡,但是在士大夫中口碑不錯,在家鄉也不驕橫,因此夏侯氏開始向曹氏靠攏,夏侯和夏侯淵這兩個同族兄弟都看中了在士大夫口中頗有聲譽的曹操。
當時曹操辭職在家,夏侯、夏侯淵與曹操相交,曹操曾違法,夏侯淵代替曹操入獄,曹操積極營救,救出了夏侯淵,從此,兩家的關係越發親密了,夏侯淵還娶了曹操的小姨子為妻,二人成了連襟。
曹操在陳留起兵,夏侯、夏侯淵率先來投,曹操當時代理奮武將軍,以夏侯為司馬,夏侯淵為別部司馬,而兩個堂弟曹仁和曹洪也只是別部司馬而已。
夏侯淵擅長打運動戰,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淵參加過曹操指揮的歷次戰役,並且經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亂,堪稱曹操的左膀右臂。
夏侯淵被擒,曹操深恨徐晃,遂統領大軍,來嵩山掃平徐晃。
兩日後,曹操主力部隊到達嵩山腳下,士卒滿山遍野,旌旗遮天蔽地,鼓聲如雷,殺聲震天!
徐晃、徐庶在嵩山大營上舉目西望,那延綿不絕的軍隊竟然望不到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