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魏延知道此時的徐整才剛剛開始寫這兩本書,便讓徐整按照自己勾描好的通天教教義,結合大漢各處流行的神話傳說,編造出一個完整的符合通天教教義的神話傳說體系。
徐整花了半年的時間奔赴各地採集素材,又花了半年的時間去書寫,用了一年的時間,終於將華夏神仙錄寫了出來,這本書經過王粲潤色,教尊魏延簽署,作為全民信教時《通天經》的輔助讀物,又作為神學院的教材。
第420章 【規劃洛陽】
此時,魏延越來越覺得義陽促狹,狹小。
他仔細思考過,決定還是把根據地中心設在洛陽,他讓李嚴為司州刺史,全權重修洛陽城,按照魏延親自繪製的設計圖紙將洛陽城打造成真正的世界中心。
魏延未來的宏圖是把洛陽八關當成洛陽的外圍城牆,依託附近的山脈,把洛陽城的範圍擴大十餘倍,建設成一個超級大城市。
不過前期還是重修洛陽老城,並在老城的四面建立四個衛城,捍衛洛陽城的安全。
魏延到洛陽城,騎馬觀花,最為遺憾的是沒有看到牡丹花,便讓人從長安大規模移植牡丹到洛陽城,待洛陽城裡開遍牡丹花時再舉行遷移大典。
魏延騎著烏騅馬遊遍洛陽城,雖然這裡被董卓燒成灰地,但這樣一來,破舊出新,更容易建成魏延心目中的帝都!
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有這樣的城池做都城,魏延是不會再考慮燕京、金陵之類的城池。
當時,董卓焚燬後那一片慘狀,“宮室燒盡,街市荒蕪,滿目皆是蒿草,宮院中只有頹牆壞壁。洛陽居民,僅有數百家,無可為食,盡出城去剝樹皮、掘草根食之。尚書郎以下,皆自出城樵採,多有死於頹牆壞壁之間者。漢末氣運之衰,無甚於此。”
但李嚴十萬軍民,在這裡建設數月,氣象大變。
或許有人會說,魏延為什麼非要在洛陽定基呢,洛陽沒什麼了不起啊。
或許後世二十一世紀那個洛陽的地位遠遠沒法跟那個帝都魔都相提並論,但二世紀的洛陽,絕對是神州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在歷史上只有洛陽被帝王正式地定名為神都,意思是神州大地之首都,這可是比帝都要高上一截的稱呼,至於什麼魔都更是群魔亂舞的鬼地方,更加是拍馬難及。
在二世紀的神州,洛陽應該是最適宜成為神州都城的城市,比起凋敝了一百多年的長安城,比起偏狹一方尚未大規模開發的金陵,比起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鄴城,比起荒涼貧瘠的燕京,洛陽好上太多。
首先說,東漢在洛陽定都兩百年,兩百年的大漢統治還是有它的影響力,洛陽為天下之中,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焉”,漢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班固曰“光漢京於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以此地為都城,可以將政治軍事的威懾力覆蓋到整個國度,而不論是燕京還是金陵都失之於偏居一隅,無法統攬全域性。
再者,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唐太宗曰“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鹹曰帝京”,韋應物說“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宋太祖曰“吾欲遷洛,以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定都洛陽,只要在冬季結冰期守好黃河,便萬無一失,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