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笨小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國人搶注各國文化遺產的事情,在國際社會上屢見不鮮。
煙花、泡菜、春節、漢字、就連壓在五指山下的孫大聖也沒逃過他們的魔爪…
葉凡順著剛才的話繼續道:
“不過好在華夏老祖宗有先見之明,早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漢國人。”
後廚裡的吸溜聲戛然而止。
“早在公元前周武王分封諸侯期間,就把商朝的後裔箕子分封於今天的朝I鮮I半島,這就是漢國的前身。”
“所以追根溯源的話,他們只能算華夏文化的分支。”
“至於剛才所說的餃子,民間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東漢年間醫聖張仲景。”
說到這裡葉凡暫時停頓,想著自己可不能光用嘴巴說,得用行動來紀念前輩不是嗎?
下一秒,筷子戳中兩餃子送入口中。
柔軟的餃子皮瞬間被咬破,飽滿的肉餡和白菜碎散落出來。
伴隨著牙齒的上下咀嚼,嘴裡不斷髮出吧唧聲,這可得益於攪拌肉餡時準備的秘製醬汁,牢牢鎖住餡料中的汁水。
在老外們的催促下,葉凡繼續講述:
“相傳有一年冬天氣候異常寒冷,老百姓大量生凍瘡,尤其是耳朵部位。”
“於是張仲景利用羊肉、辣椒、等藥材調配成驅寒嬌耳湯,百姓們服用後療效顯著。”
“以至於後世百姓利用麵皮包成耳朵的形狀紀念他,取名為嬌耳,這就是餃子的歷史雛形。”
老外們被葉凡娓娓道來的講述抓住注意力,此時電視上播放的動畫片也不香了。
葉凡感嘆之所以能瞭解這些食材知識,絕不是自己私下偷偷惡補過歷史。
學習這種違揹人性的操作,上輩子不愛,這輩子自然也是一樣…
主要多虧了繫結的華夏好滋味美食系統。
除了大大提升實操能力外,相關食材的理論知識那是一點沒落下,通通一股腦灌輸進腦海裡…
“原來是這樣呀!這種紀念先祖而發明的美食我還知道一個。”
其中有老外喜歡看《美食中國》紀念片。
“你們華國人為了紀念屈原,不是還發明瞭粽子嗎?”
“原先我們法蘭西社交媒體上還引起過激烈爭論,說到底鹹粽子好吃還是甜粽子好吃,反正當時我投票給了甜粽子,那種蘸上白糖的三角形糯米怪好吃的。”
“那葉先生,你跟我們講講泡菜吧,以前有漢國客人入住酒店老問我們要這玩意,沒有就笑話我們,說這都沒有還開什麼五星級酒店…”
不知道是因為老外們本身肚皮容量大,還是因為聽故事容易勾起饞蟲。
一個個老外們都圍在吳阿姨和李阿姨的湯鍋前。
一個阿姨包餃子,一個阿姨下餃子。
原本還剩很多的素胚餃子逐漸不夠用了。
“葉先生,快來救命呀,我們包不過來了。”
“來了,來了,不要慌。”
葉凡撥開老外,挽起袖口,“你們還能吃多少,我現在直接包。”
“嗯…每人40個打底吧…主要難得吃一頓…就想著一口氣吃個夠…”
葉凡渾身一抖,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那我要是把這整扇豬肉都用完,你們今晚吃的完嗎?”
原以為這話會把老外們嚇到,沒想反而激起了他們的鬥志。
“葉先生,你放心了,我覺得吧,面對這麼好吃的餃子,要是沒吃夠40個,等會出門我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就是呀,你別看我們現在站著,其實宿舍裡有行軍床,等會實在撐得不行了,就把行軍床架在後廚裡,一邊躺著一邊吃,不翻白眼我都不帶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