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字次卿,是西漢王朝的第十位皇帝。他的統治時期,從公元前74年到公元前48年,被後世譽為“孝宣之治”或“孝宣中興”,是西漢王朝最為繁榮和穩定的時期之一。劉詢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歷經磨難的皇室遺孤,成長為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其生平事蹟令人感慨萬分。
一、幼年磨難,倖免於難
劉詢出生於公元前91年,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然而,他的出生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和安寧。相反,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將他推入了深淵。
公元前91年,漢武帝晚年迷信巫蠱之術,引發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在這場災難中,戾太子劉據被誣陷謀反,被迫起兵反抗,最終兵敗自殺。劉據的家人也在這場災難中慘遭屠戮,劉詢的祖母史良娣、父親劉進、母親王翁須以及姑姑(皇女孫)全部遇害。尚在襁褓中的劉詢也被投入監獄,命懸一線。
幸運的是,廷尉監丙吉挺身而出,保護了這個無辜的嬰兒。丙吉不僅讓忠厚謹慎的女囚胡組、郭徵卿哺育劉詢,還用自己的錢僱傭胡組繼續照顧劉詢。在丙吉的精心照料下,劉詢才得以倖存下來。
二、流落民間,體驗疾苦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下詔將劉詢收養於掖庭,並錄入皇家宗譜。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劉詢並沒有在宮中長大,而是被送到祖母史良娣的孃家撫養。在民間生活的日子裡,劉詢親身體驗了民間的疾苦和百姓的艱辛。
劉詢少年時曾向東海人澓中翁學習《詩經》,他高材好學,但也喜歡遊俠,鬥雞走馬,廣為交結。他常常遊歷長安諸陵和三輔之間,對民間的疾苦有了深刻的瞭解。這些經歷不僅鍛鍊了他的意志和才能,也為他日後治理國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即位為帝,剷除霍氏
公元前74年,漢昭帝無嗣駕崩,大將軍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然而,劉賀荒淫無行,僅在位二十餘天就被霍光廢黜。隨後,霍光等大臣商議迎立新的皇帝,最終選中了劉詢。
公元前74年九月,劉詢即位為帝,改元本始。然而,此時的朝政大權仍然掌握在霍光手中。劉詢明白自己的處境,他委政於霍光,同時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劉詢趁機親政,開始逐步剷除霍家的勢力。他首先解除了霍光兩女婿的禁衛軍兵權,又剝奪了霍光外甥女婿和孫女婿的中郎將和騎都尉職務,讓自己的親信許、史兩家子弟擔任要職。隨後,他提拔霍光的兒子霍禹為大司馬,明升暗降,剝奪其實權。同時,他對上書制度進行改革,讓吏民上書直接呈皇帝審閱,不再經過尚書。透過這些措施,劉詢逐漸掌握了朝政大權。
然而,霍家的勢力並不甘心失敗。他們密謀發動政變,企圖廢黜劉詢。然而,這一陰謀被劉詢提前察覺並粉碎。霍雲、霍山自殺,霍禹被腰斬,霍顯及她的幾個女兒兄弟都被處死。與霍氏相連的數千戶人家也被誅滅。至此,霍家的勢力被徹底剷除,劉詢終於確立了自己的絕對統治。
四、整頓吏治,加強考核
劉詢即位後,深知吏治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和百姓的福祉。因此,他大力整頓吏治,加強考核和獎懲制度。
他多次下詔對二千石(郡守級官吏)實行五日一聽事制度,並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國,對二千石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根據考核結果,信賞必罰。他頒佈詔令說:“有功不賞,有罪不課,雖唐虞猶不能化天下。”在他當政時,一大批因政績突出的官員受到了獎勵,或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或爵關內侯,升任九卿或三公。對那些不稱職或有罪的官吏,則嚴懲不貸。
同時,劉詢還實行“久任”制,把官員“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