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孫叔敖,生於公元前630年,逝世於公元前593年,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姓羋,名敖,字叔敖,是楚國期思邑(今河南淮濱期思鎮)人。孫叔敖不僅在政治上有著卓越的成就,還是一位著名的水利專家,對楚國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人物生平
1、早年經歷
孫叔敖出生在楚國的期思邑,他的家庭背景並不顯赫,但他自幼聰明好學,志向遠大。據《荀子·非相》記載:“楚子孫叔敖,期思之鄙(郊野)人也。”這表明孫叔敖並非出身貴族,而是來自鄉野。
孫叔敖年少時便展現出了非凡的品德和智慧。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關於他遇到兩頭蛇的。相傳孫叔敖年少時出遊,偶遇一條兩頭蛇。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見到兩頭蛇是不祥之兆,見到者必將死去。孫叔敖為了不讓其他人也遭遇不測,毅然決然地殺死了這條蛇,並將其掩埋。回家後,他因為害怕自己會因此而死,不禁哭泣起來。母親詢問原因後,孫叔敖告訴了她事情的經過。母親安慰他說:“我聽說有陰德的人上天會給予福報,你不會死的。”後來,孫叔敖果然沒有因此事而遭遇不幸,反而因為自己的善行和才華,逐漸嶄露頭角。
2、步入仕途
孫叔敖的才華很快得到了楚莊王的賞識。楚莊王八年(公元前606年),孫叔敖開始在期思、雩婁等地主持興修水利,這標誌著他正式步入仕途。他主持修建的期思雩婁灌區,是中國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之一,對當地的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莊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孫叔敖被拜為令尹(即楚國的國相)。他上任後,立即著手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改善民生、增強國力。他主張“施教於民”,“佈政以道”,注重法治和教化並重。在他的治理下,楚國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
3、輔佐楚莊王
孫叔敖作為楚莊王的重要輔臣,在楚國的政治和軍事事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楚國與晉國在邲地(今河南鄭州東北)展開了一場大戰。在這場戰役中,孫叔敖輔助楚莊王指揮戰鬥,採取突然進軍的戰術,使得晉軍措手不及、倉皇而逃。此役之後,楚國建立了在春秋時期的霸權地位,孫叔敖也因此被譽為楚國的功臣。
然而,孫叔敖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他曾多次因政治鬥爭而失勢,但每次都能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品德重新獲得楚莊王的信任。他始終保持著謙遜和謹慎的態度,對待權力和地位從不貪戀。這種高尚的品格也贏得了楚國人民的廣泛讚譽和尊敬。
4、晚年與逝世
莊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93年),孫叔敖因積勞成疾而病逝他鄉。他的一生都在為楚國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奔波勞碌,最終卻未能親眼看到楚國的全面強盛。他的逝世對楚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楚莊王和楚國人民都對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懷念。
孫叔敖去世後,他的清廉和簡樸也為人所稱道。據《史記》記載,他為官多年卻家無積蓄,臨終時連棺槨也沒有。他的高尚品格和卓越貢獻被後世銘記於心,成為了人們傳頌的佳話。
三、主要影響
三、主要影響
1、水利工程
孫叔敖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不僅體現在他主持修建的眾多灌溉工程上,更在於他對水利事業的深遠影響和貢獻。
芍陂(安豐塘)
背景與興建:芍陂,今稱安豐塘,位於壽縣南、大別山北麓崗丘與平原的過渡帶上,是中國最古老而又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據《史記》等史料記載,孫叔敖在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