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趙衰(chuāi),字子餘,亦稱成季、孟子餘,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一位傑出政治家、謀士和戰略家。他生於何時已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他逝世於公元前622年。趙衰是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的忠實追隨者和重要輔佐,為晉文公稱霸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是晉國五賢士之一,更是趙國始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人物生平
1、人物出身與早年經歷
趙衰出身於晉國的一個顯赫家族,其祖先是周朝大臣叔帶。叔帶因不滿周幽王的暴政,離開故土,投奔晉國,從此趙氏在晉國紮根。經過幾代人的傳承,趙衰繼承了趙氏的爵位,並因其賢能而聲名遠播。
在趙衰早年,他曾面臨一個重要的選擇:侍奉晉獻公還是侍奉幾位公子。透過占卜,他發現侍奉公子重耳最為吉利,於是毅然決定跟隨重耳。這一選擇,不僅改變了趙衰的命運,也為晉國的未來埋下了伏筆。
2、流亡歲月與忠誠輔佐
晉獻公二十一年(前656年)冬,晉國內亂,重耳被迫流亡。趙衰與狐偃、賈佗、先軫、魏犨等人一路相隨,共同度過了長達19年的流亡生涯。在這段艱苦的日子裡,趙衰不僅負責掌管隊伍的食物,還在生活上悉心照料重耳,多次獻計協助重耳脫險。
有一次,趙衰與重耳在逃亡途中走散,雖然自己飢腸轆轆,但趙衰仍堅守著對重耳的忠誠,忍著飢餓沒有吃下手中的食物,直到與重耳重逢。這種生死與共的情誼,讓重耳對趙衰更加信任和依賴。
在流亡期間,趙衰還展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機敏應對的能力。當重耳在齊國沉迷於安逸生活,不願離開時,趙衰與狐偃密謀,用計灌醉重耳,強行將他帶走,繼續流亡之路。這一舉動,為重耳後來歸國執政奠定了基礎。
當重耳一行人逃到楚國時,楚成王以諸侯之禮相待。趙衰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提升重耳聲望的絕佳機會,便勸說重耳接受楚成王的禮遇。重耳聽從了趙衰的建議,從而在諸侯中樹立了更高的威望。
3、歸國執政與助晉稱霸
晉惠公十四年(前637年)秋季,趙衰跟隨重耳回到了晉國。在秦穆公的支援下,重耳成功即位,成為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對趙衰等功臣進行了封賞。趙衰被任命為原(今河南濟源西北)大夫,開始了他在晉國的政治生涯。
晉文公元年(前635年),秦國軍隊駐紮在黃河邊,準備護送周王回京。趙衰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機遇,向晉文公建議護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以樹立晉國的霸主地位。晉文公採納了趙衰的建議,成功護送周襄王回到周都,從而贏得了天下的尊重和讚譽。
晉文公三年(前633年),晉文公在被廬閱兵,決定擴軍為三軍,並設立六卿。在選拔元帥和將領時,趙衰展現出了他的謙遜和識人之明。他主動辭讓了卿的職位,推薦了先軫、郤谷等人擔任要職。這一舉動不僅贏得了晉文公的讚賞,也為晉國培養了一批傑出的將領。
在隨後的城濮之戰中,趙衰隨晉文公出徵,為晉國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後,晉文公論功行賞,趙衰被任命為上軍主帥,成為了晉國的重要執政大臣。
晉文公晚年,趙衰繼續輔佐他處理國事,同時也有其他新的挑戰和事件出現。晉文公七年(前629年),晉文公在清原閱兵,廢除三行,設立新上軍、新下軍,趙衰被任命為新下軍將領。晉文公八年(前628年),狐偃去世,趙衰接替其佐上軍之職,排名升至第四。同年年末,晉文公逝世,趙衰繼續輔佐新的國君。
在晉襄公時期,趙衰繼續發揮他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能。晉襄公元年(前627年),在箕之戰中,元帥先軫戰死,其子先且居接任元帥,趙衰則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