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雙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如今她來凌府,不卑不亢,不論是對王爺還是對下人,都笑意可親。更別提她那神乎其神的醫術。
劉管家早就沒法把她當成‘下人的妹妹’來看,而是凌王府的貴客。
很快劉管家叫來幾個繡娘,沈冬素忙把自己需要的衣裳鞋子的材質大小,一一告知。
請凌府繡娘幫忙,一是她們速度快,手藝好。二是她需要的衣物和鞋子太多,實在不知還能找誰?
家裡的幾個會做衣裳的女子,都在忙著紅薯粉。找胡婆婆的話,把所有的鞋子做出來,估計要等明年了。
大蓮的腳指頭都凍紅紫了,早上的秋霜濃重的像初雪,再沒一雙新鞋子,那孩子的腳指頭肯定生凍瘡。
大麥的秋襖明顯小了,穿的手腕露出一截,她都拿外衣罩著,可那多冷啊!特別是當街賣紅薯粉的時候,凍的手腕冰涼。
家裡其他人也缺秋冬衣裳,蔣氏一直說閒了就裁,閒了就裁,卻一直沒動靜。
她明明就是捨不得花錢,能湊合一年是一年。
小鎮還沒一家像樣的成衣店,沈冬素乾脆就在凌府請繡娘做了,把新衣裳新鞋子全都拿回家,蔣氏也沒辦法說教。
笑著對繡娘道:“幾個孩子的先裁,大人的可以慢些。需要幾天呢?”
繡娘們相視一望,笑著解釋道:“姑娘如果急需,我們這有一批半成衣,改一改明天就能給您。
只是用的是下人們的粗棉,您要是嫌棄衣料,重新裁就慢些。”
沈冬素忙道:“不嫌棄不嫌棄,我們農家人穿的就是粗棉粗麻,耐磨又耐髒。”
她要的皮靴子需要新做,因為府上沒有小孩子的鞋底子,但大人的到是立即就能拿到。
她歡喜地給沈爺爺、沈父、蔣氏、大魚、莫修謹、沈林鐘、甲十八、大麥、阿沅還有自己,一人選了兩雙。
一雙靴子一雙棉鞋,小滿、小虎、大蓮、仲陽四個的棉衣,明天傍晚她回家時,就能拿到。
她讓繡娘算價錢,繡娘們看一眼劉管家後道:“二兩銀子儘夠了。”
她一算,呃,還真沒算出來,平均下來一雙鞋子一百文,棉鞋最多三十文,但鹿皮靴子的價格她就不知道了。
還是正色道:“你們別少收錢,否則我不要了。”
劉管家忙道:“沒少收,這靴子不是鹿皮的,是牛皮的,便宜。”
沈冬素笑著付了錢,又把衣裳的錢一併算了,又加上兩床棉被,一共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在農村來說是筆鉅款,沈林鐘的身份銀呢!可她總覺得買這些東西佔了大便宜。
可不論是管家還是繡娘,都說就是這個價,京城都是這個價,真沒少收她的銀子。
她左思右想,人家是好心知道她窮,一大家子窮,親戚也是一個比一個窮,有意少收錢,那咱也要投桃報李。
她能教廚子炒菜,能送劉管家藥膏,能教繡娘什麼呢?對了,就教繡娘織毛衣。
一種全新的做衣裳方法,繡娘們肯定喜歡!
當天她就請木匠削了幾十根竹針,和幾個繡娘一起搓棉線,然後手把手教她們織圍巾。
再口頭教她們織毛衣毛褲的方法,因為她只會織圍巾,再認真一點,也能織個帽子,織手套都困難……
繡娘們果然一下子就喜歡上了,綿線不用紡成布,就這麼搓成粗線,幾根竹針一編,就能變成厚實的冬衣,這也太神奇了!
當天夜裡沈冬素去守著凌墨蕭,據說繡娘們的繡房,燈火通明一個晚上。
臨睡前凌墨蕭聽甲四說了沈冬素在府上乾的事,聽她給全家人都買了冬衣冬鞋,非要給錢,劉管家只好收一點。
凌墨蕭哼一聲道:“她把本王的繡娘當大街上的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