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歷史大劇 (第3/5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的最高收視率。
內陸播出後收視率更是達到了13%,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
該劇口碑也不俗,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查時它就被稱讚“思想性、藝術性、政治性都達到了相當高度”。
不僅一度被譽為歷史劇的標杆,還獲得中國電視劇產業二十年“百部優秀電視劇”獎。
就連韓磊演唱的主題《向天再借五百年》也被觀眾們傳唱至今,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康熙王朝》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從順治皇帝哀痛愛妃董鄂妃病故時講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駕崩而止。
作為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這部劇情節曲折動人,感情飽滿感人,人物塑造鮮活生動。
06. 《東周列國·春秋篇》1996
1994年在《三國演義》大獲成功之後,央視趁熱打鐵在1996年又將另一部古典歷史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搬上螢幕。
《東周列國》分為《春秋篇》和《戰國篇》,由於《東周列國志》的故事時間跨度大、情節複雜、人物眾多,所以改編難度很大。
於是導演的沈好放選擇在結構線索上採用以諸侯爭霸為主線的拍攝嘗試,即以單本故事為主,每一集講述一個人物故事。
同時為了將這一個個故事串聯起來,該劇透過旁白對劇中所涉歷史年份和時代背景進行說明,還將源自史籍的相關記述客觀的娓娓道來。
觀看《東周列國·春秋篇》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的就是這歷史的真實感。
第一集開篇就近乎完整地再現了周宣王葬禮,千金一笑、唇亡齒寒、趙氏孤兒、烽火戲諸侯等故事也我們重現了當時那段歷史。
而且不管是粗劣的場景佈置還是人物的樸素服裝都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原貌。
但是這部劇播出後沒有像導演期望的那樣成功再現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輝煌的充滿競爭的年代,反而因為尺度過大被封殺。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發現這部作品是難得一見的經典歷史鉅製,甚至可以說在現在的創作環境下我們也許再也拍不出來這樣的作品了。
05. 《大秦帝國系列》
2009年《大秦帝國系列》第一部《裂變》播出,一經播出就憑藉雄渾濃烈的歷史厚重感圈粉無數。
該劇根據同名小說《大秦帝國》改編,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過變法而由弱轉強的過程。
對於秦題材的影視劇有很多,但是《裂變》跟它們不一樣,它對秦的態度是頌歌式的,顛覆了很多人之前對於秦國暴虐的固有印象。
所以劇中的秦不再是扭曲的、瘋狂的,只有大義和犧牲,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話語更是讓不少人感慨秦人的血性和硬氣。
2013年系列的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播出,這部劇講述了秦惠文王重張儀而制衡的故事。
雖然這部續集與《裂變》的深度相比稍欠火候,但它依然能秒殺同時期的大部分國產劇。
而這裡面飾演嬴駟的富大龍功不可沒,在他的精彩演繹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生動的帝王形象,他有算計、奸詐,也有勇猛和為人君的權御之術。
劇中有一幕是白髮蒼蒼的嬴駟獨自在空無一人的宮廷中吹奏曲子,富大龍在此處透過表情和動作將嬴駟晚年淒涼孤獨的內心刻畫的淋漓盡致。
可惜的是在《裂變》之後,《大秦帝國系列》的電視劇質量開始嚴重下滑,不管是《崛起》還是《大秦賦》都口碑不佳,令人無比惋惜。
04. 《雍正王朝》
該劇是改編自二月河“落霞三部曲”之一的《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