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2/3頁)
心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善良的人。這十六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保持著他們先人的美德,沒有敗落他們先人的名聲。到堯的時候,堯沒有舉用他們。舜舉用了八愷的後代,讓他們掌管土地的官職,以處理各種事務,都辦得有條有理。舜又舉用了八元的後代,讓他們向四方傳布五教,使得做父親的有道義,做母親的慈愛,做兄長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謹,做兒子的孝順,家庭和睦,鄰裡真誠。
從前帝鴻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掩蔽仁義,包庇殘賊,好行兇作惡,天下人稱他為&ldo;渾沌&rdo;。意思是說他野蠻不開化。少皞氏也有個不成材的後代,毀棄信義,厭惡忠直,喜歡邪惡的言語,天下人稱他為&ldo;窮奇&rdo;,意思是說他怪異無比。顓頊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不可調教,不懂得好話壞話,天下人稱他為&ldo;檮杌&rdo;,意思是說他兇頑絕倫。這三族,世人都害怕。到堯的時候,堯沒有把他們除掉。縉雲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貪於飲食,圖於財貨,天下人稱之為&ldo;饕餮(tāotiè)&rdo;,意思是說他貪得無厭。天下人憎恨他,把他與上面說的三兇並列在一起稱為四凶。舜在四門接待四方賓客時,流放了這四個兇惡的家族,把他們趕到了邊遠地區,去抵禦害人的妖魔,從此開放了四門,大家都說沒有惡人了。
後來堯年紀大了,便讓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視。舜被舉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堯讓他代行天子的政務。代行政務八年,堯逝世了。服喪三年完畢,舜讓位給丹朱,可是天下人都來歸服舜。禹、皋陶(yáo,姚)、契、后稷、伯夷、夔(kuí,奎)、龍、倕、益、彭祖這些有德行的人,從堯的時候就都得到舉用,卻一直沒有職務。於是舜就到文祖廟,與四嶽商計,開放四門,瞭解勾通四方的情況,他讓十二州牧討論稱帝應具備的功德,他們都說要辦有大德的事,疏遠巧言諂媚的小人,這樣,遠方的外族就都會歸服。
舜於是任命伯禹為司空,輔佐自己辦事,以光大帝堯的事業。任用禹負責平治水土。任用稷負責農業,教導他們播種百穀。任用契為司徒,對百官施行五倫教育,並告訴他做好五倫教育,在於要寬厚。任用皋陶擔任司法官,告訴他五刑要使用得當,根據罪行輕重,大罪在原野上執行,次罪在市、朝內執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師氏處理;五刑寬減為流放的,流放的遠近要有個規定,按罪行輕重分別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國都之外。只有公正嚴明,才能使人信服。
舜又任命垂為共工,統領各種工匠。任命益為朕虞,主管山澤,並讓朱虎、熊羆做他的助手。任命伯夷為秩宗,主管祭祀,主持天事、地事、人事三種祭祀。舜告訴伯夷,主管祭祀要早晚虔敬,要正直,要肅穆清潔。還任命夔為典樂,掌管音樂,教育貴族子弟,告誡他要正直而溫和,寬厚而嚴厲,剛正卻不暴虐,簡捷卻不傲慢;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種樂器的聲音諧調一致,不要互相錯亂侵擾,這樣,就能透過音樂達到人神相和。舜又任命龍為綱言官,早晚傳達旨命,報告下情,告誡他一定要誠實,因為舜非常憎惡那種誣陷他人的言論和滅絕道義的行為。舜還決定每三年考核一次官員的功績,經過三次考核,按照成績升遷或貶黜。在舜的德政和上述賢臣的輔佐下,天下諸事都振興起來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