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探路的尖兵報告,小路上沒有發現敵人巡邏,估計埋上了地雷;大路卻常有小股敵人活動。怎麼走呢?吳志平伏在一塊大岩石後面,仔細察看起來。真的,小路上靜悄悄的。大路上卻常有鬼火似的手電閃亮。他想起白天用望遠鏡察看敵人時,有穿雜牌軍衣的公安,也有穿老百姓衣服民兵,敵人佈防的番號很雜。再說,敵人也料想不到我們會出現在明處,完全可以利用&ldo;雜&rdo;這一點從大路混出去。他看了看身旁同志們穿的便衣和沒有領章的軍裝,笑了,夜晚看不真,混在一起,還真有點象從前退下來的&ldo;殘兵敗將&rdo;哩。
吳志平一揮手,一群&ldo;殘兵&rdo;迅速地從草叢躍上大路,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大搖大擺地沿著公路走著,子彈上膛,手榴彈在握,隨時準備應付萬一。吳志平和懂得越語的獵人走在隊伍前頭。還好,疾步行軍一公里多,沒有遇上什麼麻煩。&ldo;出其不意,攻其不備&rdo;,即或是有人看見,敵人大概沒想到,這群大搖大擺夜行的隊伍,竟是中國的偵察兵。前進兩公里多了,公路對面遊動過來的好幾隻手電光,看樣子人數不少。吳志平回身一揮,這群&ldo;殘兵&rdo;一下子散開,順勢滑下了路旁一面七十多米的斜坡,隱入到齊人高的灌木叢中。待敵人過後,這支神秘的隊伍,撥草開路,靠著地圖和指北針的指引,向著白天選定的巴然山主峰前進!
又一個黎明來臨了。經過了一夜緊張的行軍,敵後偵察小組機智地甩開了敵人,攀上了巴然山的主峰。一到山頂,同志們不顧連日的辛勞,搜尋山洞,裝設器材。和上級溝通聯絡後,吳志平仔細地察看了地形,山頂除了後面有片小樹林外,前面是塊黑石林立的開闊地,人在上面活動,十分暴露。怎麼觀察呢?他突然看見了小楊攤開的雨衣,上膠的一面,黑乎乎的,恰好和山上的石頭一樣。&ldo;小楊,你把雨衣反穿起來看看。&rdo;楊玉巴把雨衣反穿身上,把方向盤上偽裝些草木,遠遠看去,人真象山上的石頭,&ldo;石頭&rdo;旁,和諧地長出一叢&ldo;野草&rdo;。透過望遠鏡,吳志平仔細觀察著。當他的鏡頭對準了昨晚撤離的山頭時,鏡片裡映出了上山搜尋敵人……
鷹一般的眼睛
吳志平率領的敵後觀察小組,深入敵後腹地有二十多公里了。現在,朔江南山守敵工事全部在鳥瞰之下,他們像一群矯健的山鷹,棲息在高高的山頂,執行者上級交給的第二個任務,時刻盯著狡猾的敵人。
朔江南山是敵二四六團的軍事要塞,有一個加強營兵力固守,只有拿下這個高地,我軍才能全殲朔江守敵,形成對高平之敵的合圍。吳志平深深懂得偵查這個地段的重要性。他和偵察排長楊玉馬實施分片偵查。清晨,山上的四周飄滿了一團團棉花一般的雲霧。不一會兒,鏡片上就凝滿了一層水珠……視度不好,我們山鷹敏銳的目光仍在閃動著。
忽然,楊玉馬穿過一團飄然而去的雲霧間隙,發現了朔江南山東側的稻田地裡,有敵人炮陣地的跡象。這是個不小的發現,吳志平的望遠鏡也對這個地段認真地觀察起來。雲霧慢慢散了,樹叢、山石都清晰地映入鏡箱內。但是,炮陣地距離約有三千米,太遠了,看得不很真切。
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吳志平自問自答地思索著。他知道,對手是狡詐的兇殘的,這些打了三十多年仗,被&ldo;第三軍事強國&rdo;牛皮吹的野心蓬勃的傢伙,就象江湖上賣狗皮膏藥的一樣,慣會弄些真真假假的騙術。&ldo;敵人比狐狸還滑頭,我們要仔細偵查。&rdo;吳志平叮囑著年輕的楊玉馬,擔心他有稍微的疏忽。 終於,看出破綻來了:炮陣地四周的掩體,根本沒人活動,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