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雙方被俘人員獲釋時截然不同的表現,被各國記者紛紛攝入鏡頭。越南方面始料未及,狼狽不堪。為挽回影響,越方政工人員佯裝與歸俘擁抱,低聲命令後者扔掉中國所送的禮物,甚至動手搶奪,棄之路旁。但越南畢竟物資匱乏,這袋禮物實在難捨,不少歸俘又跑回去撿拾,使越方丟盡面子。
6月22日是雙方商定的最後一個換俘日,遣返的人數也最多。就在越方戰俘魚貫邁過邊界時,一名越南民兵突然走出佇列發表宣告,強烈譴責越南領導人黎筍「背信棄義,破壞越中友誼」,表示願留在中國,「與兄弟的中國人民一道建設社會」。突如其來的這一招,再次打亂了越方的陣腳。
大約兩小時後,越南人終於找到了下臺階,推出昆明軍區第11軍一名在開戰前叛逃計程車兵,讓他也來宣讀一份譴責中國侵略、要求留在越南定居的宣告。這當然有一點牽強附會,因為叛逃者畢竟不同於戰俘,但總算兵來將擋,還以顏色,使越南人少了幾分尷尬。
中國人對己方歸俘的「熱情關懷」也未持續太久。歸來的238名官兵在醫院接受體檢或治療後,一律送到南寧市郊的吳墟機場的「」。他們在這裡沒有行動自由,且必須接受審查人員夜以繼日盤問,詳述被俘經過與在押期間的表現,同時還得檢舉他人變節行為、「有損祖國利益」言談等。
幾個月後,嚴苛的審查終於結束,238人無一例外都失去了解放軍的軍籍。情節輕者,帶著有汙點的人事檔案復員回鄉;情節重的,開除軍籍、記過降級。那位帶領全連向越軍投降的50軍150師448團連長,以軍人瀆職罪被判刑15年。
三十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散去,燃燒的山林早已恢復生機,昔日的戰地也早已成為購銷兩旺的邊境貿易市場。但願有良知的人們仍然記得:兩萬多名炎黃子孫曾在這裡為國捐軀,兩百多名中國戰俘曾被打下或許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屈辱烙印……
在對越自衛還擊戰勝利33週年之際,我們緬懷你們的豐功偉績,為的是激勵更多的人為祖國而戰,為中華民族的強盛,不再受外來侵略,我們仍然在戰鬥。如今,你們靜靜地躺在南疆的紅土裡,化作老山上的每一滴露珠,流淌在靜靜的南溫河裡,你們的英名與日月同輝,與江河永存,‐‐戰爭是流血的政治,熱愛和平的國家也不能完全拒絕戰爭。漫長的國境線上有時是千里牧場有時是萬畝稻香;時而是血雨腥風的廝殺,時而是繁華的邊境通商,這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並不為怪。如今,中越雙方都在低調處理當初的那場&ldo;兄弟&rdo;之爭,但所有這些都不能抹殺烈士和英雄的光輝。正是警醒人們勿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陶鑄的女兒的紀念自己的父親時曾由衷的感嘆&ldo;事業不朽,父親便不朽&rdo;。自衛還擊戰戰英雄們也為今天的一些社會不公和醜惡現象仰天嘆息,烈士們把年輕的生命定格在19、20歲,長眠在異國他鄉,他們在遙遠的天際凝望著可愛的家鄉,渴望自己的祖國富饒強大,夢想著自己用生命保衛的江山代代相傳。
老山不老,青春依舊,老山精神世代相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