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泰山要有腳,泰山都得跑 (第1/2頁)
胖胖的栗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評論區
[我記得校長也是隔空微操的典範。]
[宋太宗已經沒有讀過《孫子兵法》,就算讀過也沒讀懂……
兵者,詭道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駕駛驢車跑的比騎兵快,這換誰來誰可以辦到?]
[成吉思汗都自愧不如。]
看到這裡的鐵木真:……這個他還真比不過。
[就咱宋太宗飆車的技術,放到歷朝歷代的皇帝裡,也是典範的存在。]
[我嚴重懷疑他把自己屁股上的箭拔下來,扎驢屁股上了。]
[車神:汙衊,這純純就是汙衊,股是大腿,大腿!]
[腿受傷,所以他應該是趴著駕車的。]
[那要是這麼說,他物理學的不錯啊。]
[風阻小!]
[哈哈哈……]
[西直門外殺聲急,
宋遼兩軍比高低。
耶律鐵騎雖驍勇,
奈何驢車有漂移。]
[驢車一夜200裡,不負大宋不負你。]
[好活,當賞!]
[趙光義比朱祁鎮好點,朱祁鎮可是被俘了。]
[雖然趙光義在名聲不咋地好,但我還是要說一句:拿宋太宗和明英宗比,那就是拿軍長和排長比。]
[趙光義就是在太宗裡邊拉垮點,但那也不至於和昏君比。]
[拿朱祁鎮和趙光義比,那著實是朱祁鎮高攀了。]
[朱祁鎮最多班長不能再多了。]
[如果真數一數,還好像還的確是趙光義的外號最多。]
[誰說的?你把我大明戰神放在哪裡?]
[大明戰神、叫門皇帝、瓦剌留學生,土木堡戰神、公派留學生。]
[我記得高粱河之戰時,宋軍即使是陷入了混亂,宋軍的將領依然能夠重創遼軍,可見不是宋軍不能戰打不贏,而是因為皇帝不行。]
[趙光義滅了北漢之後不休整,強行攻遼,宋軍敗不是因為戰力不濟。]
[趙光義那時候帶領的,可是趙匡胤留下來的家底啊,那都是趙匡胤早年間留下來的精銳,戰力不行,開玩笑呢。]
[趙光義就是兄終弟及,想證明自己,敗了之後又不能安排好撤退,自己反而先逃了,導致宋軍崩潰。]
[太宗一直想超越他哥哥趙匡胤,可是這件事恰恰證明了他永遠不如他哥哥。如果這一戰是宋太祖,那絕對不會出現皇帝倉皇逃竄場景。]
[如果真的是宋太祖的話,哪怕遼軍強執行斬首行動,宋太祖也只會坐鎮軍中,臨危不懼,大喊:吾奈大宋皇帝是也,諸軍勿亂隨我,穩住陣腳,反攻敵軍。]
[如果高梁河之戰真的是趙大,那趙大應該就是直接拿著盤龍柺杖上去和耶律休哥開片了。]
[趙匡胤的武功,在所有皇帝裡面也是排的上號的。]
[要真是趙大,耶律休哥不能也不敢來場斬首行動。]
[真來了,就不知道誰斬誰了。]
[說實話,我認為啊!就我認為:趙光義一脈大多都遺傳了他,怯戰逃跑的天賦。]
[我也這麼覺得趙光義的後代,趙佶,趙桓,趙構真的都是怯戰怕死懦弱之輩。
反倒是趙匡胤的後代趙昺,繼承了趙匡胤的勇敢,哪怕一切都不是他的錯,他一個八歲的孩子也能明白什麼叫王朝骨氣,都能壯烈殉國。]
趙匡胤:!!!什麼叫一八歲的孩子壯烈殉國?
[我有時候我都懷疑,趙匡胤上輩子是不是挖了趙光義家了祖墳了。
趙光義的後代當皇帝,佔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