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人止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聽說了嗎,張家的那位,對,就那個張鶴齡,昨日鬧了好幾出,臨晚了還在東城大街上發了回威。”
“不是說去了兵馬司嗎?前兩日同僚們還在說著,這剛上任就鬧騰,果然外戚都是……快說來聽聽。”
“呃,這個……在下聽來的訊息,似乎這一回張鶴齡倒是無錯!”
“怎可能,外戚還能幹出對的事?你以為三司會過審,陛下罰下了,他們就能改了,狗……總之,不可能……”
“不對,不對,聽說打了御史,打了戴公子都是有理的,是按著朝廷的律法!”
“什麼?你說什麼?他打了御史?還打了戴公子。那還等什麼,我等當上奏,請陛下嚴懲……”
“別……打御史的事,閣老們和總憲皆在陛下跟前有過奏對,說是張鶴齡無錯。內閣和督查院昨日也未對此事追究,應是確實如此吧!
至於戴公子,昨夜裡聽家中下人傳來東城那邊的訊息,說的是戴公子縱馬鬧市,持械行兇,正好被張鶴齡撞上了。”
“怎麼可能,戴公子是總憲家的公子,怎可能行兇?你說什麼?還被打了板子關進了錦衣衛,豈有此理,一定是他栽贓陷害!難道錦衣衛又要重拾舊事嗎?”
“不行,我等該向陛下請願,嚴懲此等奸佞……”
“同去,同去,紀兄?”
“那個,我聽來的訊息……”
“不管什麼訊息,紀兄,我等不能眼看著佞幸之輩為惡逞兇,當……”
“……”
皇城。
入午門,過金水橋,至奉天門前有一片廣場,每日裡的早朝之前,當兩遍鐘鼓響後,參加早朝的官員便是在此處集合。
按著朝廷會典制度,到了此處後,官員按文武、品級整隊排列。若是常朝,來到此處,便是排隊等候最後一聲鼓響,陛下到達,這裡便是正式朝會的地點。
因而,於此處時,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皆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更別說交頭接耳的議論紛紛了。
然而,監察者自犯呢?
也不知從哪時開始,這等候開始的時間,成了官員討論早朝的時間。而那些看到此情此景的御史、宮內侍衛、糾察,全然視若無睹。
今日的早朝之前,亦不例外,高品大員們倒有些氣度,或者,若是有事之前早已談定,無需利用這短短時間,只偶爾說上兩句便罷。但一些低品的官員,特別是科道言官,往往說的最為起勁。
因為,每一次的奏事彈劾,都是他們議政、論證的機會,也是他們可能存在的入晉之機。相互間討論討論昨日京城發生的大小事,偶爾靈光一現,則可能便是一次良機。
而今日的討論,自然少不了張鶴齡的事,蓋因為這幾日張鶴齡的名字又在朝堂上飄蕩了一陣。
被陛下處罰,降爵、降職,無數人歡欣鼓舞,然而,轉頭陛下又是一道諭旨,給個外戚封了官。這如何使得。
不過,諭旨已下,且部閣大員們未曾反對,他們也無話可說,不免讓他們有幾分失望。但轉念一想,或許也是好事。
多說多錯,多做多錯,若是混吃等死,倒反而讓人無縫可鑽,現如今有了職事,豈不是好事。
不是他們與張鶴齡有多大仇,大多人也不是真正那般強烈的嫉惡如仇,蓋因為,御史言官的職責和稽考決定了,他們的前途只在參人參事之上。
而,找勳貴外戚和內宦的事,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當然,也是因為勳貴外戚和內宦身上的破事最多,很容易便讓人一抓一把。
本以為還要等等時日,沒成想,機會來的如此之快。
因而,小小一番討論之後,不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