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劉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十至兩百秦半兩錢(十二銖)。
換算成五銖錢就是三百六十錢至四百八十錢。一百萬貫五銖錢,最少能購得二百萬石的粟米,如果換成麥米那就更多一些。韓信心算了一通而後回應道:“善。”
於是雙方簽定了契約,韓信簽字畫押後貸款協議生效。不久之後晉國的百萬貫五銖錢(大夏通寶)透過黃河漕運送到了韓信手裡。
晉王項羽此時也行文給各國,要求各國向韓信出售庫糧。韓信在派人前往周邊各國購糧時,也是討了個巧,只是先行購買足夠三十萬人半年所需之一百五十萬石糧食,預算剩下一小部份五銖錢留著等到九月秋收之後再行購糧,
秋收之後,新糧上市,糧價下行,同樣的錢可以購得更多的糧食。到那時,韓信再花上一些從齊國繳獲的財物用於購買糧食,他的大軍又能再堅持半年。
有夏二年五月初,春耕完畢,韓信向趙國各縣招募無糧敢戰之士,前往平原城下為之效力,時值趙國饑荒,饑民紛紛響應韓訊號召前來報效。趙國丞相張耳,接到訊息知道韓信手裡有糧後,為了減輕趙國國內糧食壓力,也帶著十幾萬趙國郡縣兵前來平原就糧。
有夏二年六月初,平原城外韓信麾下又彙集了二十五萬大軍。韓信當著二十五萬大軍的面前誓師伐齊,對外號稱五十萬,人數過萬無邊無際。韓信親率二十五萬大軍,大張旗鼓,甚囂塵上,浩浩蕩蕩東進歷下。。
韓信軍至歷下,隨即圍齊王田榮,深溝高壘不與戰,唯獨分遣燕烏桓騎士,代樓煩騎士,趙胡服騎士分散經略齊地各郡縣。
傳檄至各齊地各城道:“大夏方伯(霸)與韓信有約,討平逆黨田榮,信得齊地而王之。開城投降者,侯印以待之,負隅頑抗者,雞犬不得留。”使者們隨身攜帶著韓信私下雕刻的銅印。齊地未下的六十縣,收到韓信的檄文後,有二十縣縣令開城投降,納表稱臣。
聽聞韓訊號稱五十萬大軍伐齊,受阻於南邊莒縣城下的魯王蒲將軍和楚將軍呂臣也加緊對莒縣的攻勢。魏王魏豹打下東阿城之後,更是領著魏國五萬大軍沿濟水一路北上,沿途攻城略地,直趨歷下城。魏軍於歷下城外另築一營與韓信一起圍困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