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劉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奔了劉邦,不然之後的楚漢之爭時陳平肯定也是項羽手下的得力干將。
項羽前世太粗暴,動不動就砍人腦袋和九鼎烹殺,這樣不好,容易把手下都嚇跑了,這輩子項羽決定處罰別人就罰錢,沒錢就打條子欠債。後世一大堆房奴車奴孩奴老婆奴貓奴狗奴,這些人也活得很快樂。
項羽為了向韓信表示誠意,親自握著鼓錘敲響了聚將鼓。
秦代軍隊的戰時編組,組建大規模的作戰部隊,一般稱為部曲制。
其具體編組的方法是:首先根據作戰物件等各方面情況,確定總兵力,任命三軍統帥(上將軍);在統帥之下,根據作戰的需要和總兵力的多少,分設若干個將軍;大將軍統率五都尉(10000餘人),將軍統率五個部(5000餘人),裨將軍統率三個部(3000餘人),都尉統率兩個部(2000餘人);部是基本作戰單位,每個部由各部(左右)司馬或校尉統率,每個部1000餘人(《張耳陳餘列傳》:陳王以故所善陳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以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趙地。);每個部下設兩個曲,曲的長官稱軍候,即一曲一候,每個曲500餘人;每個曲下設五屯,屯的長官稱都伯(都伯以下皆兵卒),每屯100餘人;每屯下設兩隊,隊的長官稱隊率,每隊50人;每隊下設五什,兩伍一什。(《傅靳蒯成列傳》:略梁地,別將擊邢說軍菑南,破之,身得說都尉二人,司馬、侯十二人,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別攻破趙軍,得其將司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
項羽麾下諸國聯軍40萬,我們先來捋捋其組成部分,項羽本部楚軍6萬人,章邯、司馬欣、董翳本部3萬餘人(入關之前在河南郡新安城南坑殺的都不是章邯嫡系)。魏豹4萬餘人,張耳、張敖父子10萬餘人,趙將申陽、趙將司馬卬、番君吳芮、燕將臧荼、齊將田安3萬餘人。
楚軍本部將軍上將軍項羽,大將軍有六,分別是范增、英布、蒲將軍、項伯和曹咎。
都尉有三十員:項他、項陀、項聲、項襄、項悍、項冠、項莊、項睢(項伯之子)、項嬰、龍且、周殷、周蘭、季布、季心、陳平、鍾離昧、利幾、丁固、陽夏、王武、程處、刑說、鄭昌(故秦吳縣令)、鄭當、桓楚、武涉、陳角(蕭公角)、靈常、虞叔元(虞妙弋兄)、虞子期(虞妙弋弟)。
一個時辰之後,項羽拉著韓信在諸侯將校的見證下,在祭壇盟臺上以蒼天為證,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
中軍大帳內,大帳外寒風冽冽,項羽與韓信秉燭夜談。
“賢弟觀現今天下大勢,何以教我?”項羽用杯杓澆了一杯酒倒入韓信的酒樽之中。
“兄長當獨霸天下,天下無出兄之右!”韓信雖然很無奈,但畢竟在天下諸侯的見證下與項羽結為了兄弟,也只能盡心為之謀劃。
“然兄長又有三憂患,皆乃心腹之患,一患為秦人之憂:兄長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於新安城南,秦人皆有父兄伯弟死於兄長之手,整個秦中皆視兄長為仇寇。此為秦人之憂也。
二患為楚懷王之憂:兄長於安陽殺卿子冠軍宋義,與下自立為假上將軍,此為自做主張,以下凌上,此為人主所惡。何況兄長滅秦朝四十萬兵卒,楚王需以何賞封之,乃為功高震主。世人皆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此為楚懷王之憂也。
三患強枝弱幹之憂:現諸侯聯軍四十萬,楚軍僅有六萬餘人,雖然我楚軍對陣秦軍時可以一敵十,是有楚人謠《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鼓勵士氣,激勵士卒,楚軍方能視死如歸,悍不畏死。諸侯外有強秦威逼,惴恐我楚軍威勢,方才請兄長為上將軍,以抗強秦。今強秦已滅,恐諸侯人心思變。此為強枝弱幹之憂也。”
“賢弟以為某當如何自處之?”知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