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等,其中有一種比較強烈的衝擊波被稱為宇宙震盪波。利用宇宙震盪波,就可以讓宇宙飛船像大海上航行的輪船一樣,被波浪推動著前進,從而大大的提高航行速度。
這種航行是利用共振原理進行的。飛船利用儀器找到和飛船震動頻率相同的震盪波進行放大,使飛船與之發生共振,被稱為理想共振。理想共振雖然被稱作共振,但就像人們剛剛發現有機物時把其稱為碳水化合物一樣,意思並不準確。
理想共振和傳統意義上的共振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運動的本質並不是振動。人們透過科技的手段改變了振動回覆力的方向,使其與位移的方向不是相反,而只是角度的偏移,這樣飛船就能發生單方向位移了。
理想共振不僅是提高了航行的速度,也解決了能源問題。在等於是沒有阻尼的太空中,共振一開始就不會自己停止,飛船隻需要提供一點點能量來使共振不斷髮生,再改變振動力的角度就能使飛船不斷前進。於是大大節約了能源,為人類探索更遙遠的星空提供了可能性。
可惜這種航行也非常危險,真如同在暴風驟雨中航行的輪船一般,稍有不慎,就會被波浪帶離航線,更有甚者還會被波浪撕裂成碎片,因而不能利用機械的自動航行系統,飛船必須要靠人工操作才行。
這種航行是用一種螺旋拋物線的形式前進的,震盪持續不斷又非常劇烈,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常人根本無法忍受。一般除了值班的人員以外,多數宇航員都會躲進宇眠室內專門的宇眠箱中,利用宇航睡眠來減少痛苦,同時也減少體力的消耗。
其實不僅僅是人,就是最先進的宇宙飛船也無法長時間的忍受這樣的震動,時間長了會因為達到金屬的疲勞極限而導致飛船解體,所以每次進入宇宙震盪波的時間最長也不過是三個地球日,即是72小時,然後必須恢復一段時間才能再次進入宇宙震盪波中。這段恢復時間最少要七個地球日,宇航員會利用這七天仔細檢查飛船的每一個部件,為下次進入宇宙震盪波做準備。
開拓九號一進入宇宙震盪波,銀星熠就提出讓米弘介休息,由自己先來控制飛船。米弘介也想看看銀星熠的能力,立刻同意了他的提議。
飛船的駕駛臺共分四個區,駕駛區、分析區、防護區、維護區。每一個區都有正副兩個坐位,由兩名宇航員負責。但米弘介不知道出於什么原因,並沒有指定某人專門負責某區,而是採用大家輪流負責的形式。而開拓九號上真正熟練的宇航員其實也只有米弘介一人而已,儘管飛船的大部分日常工作都由電腦自動完成,他還是顯得非常忙碌。
銀星熠坐在主駕駛的位置上專心操作飛船,米弘介沒有坐在分析區察看情況,而是在副駕駛的位子上觀察銀星熠。他很快就注意到銀星熠表現得非常輕鬆,飛船劇烈的顛簸搖盪對他似乎沒有一點影響,可是他的操作雖然正確,動作也迅速,卻還是顯得對於飛船上的裝置十分生澀,明顯需要考慮一下才知道該如何操作,一點也不像是一個經過訓練過的人。
然而時間不長,他就沒法在銀星熠身上再發現那種生澀的感覺了,忍不住非常奇怪地問:“星熠,你以前很少駕駛飛船麼?”
銀星熠好笑地說:“什麼很少,我以前根本就沒有上過宇宙飛船,這還是我第一次操作呢。幸好在參加選拔之前,我被白大哥逼著惡補了一大堆的航天知識,才知道現在飛船的原理和構造,不然還真不會操作這個玩意兒。白大哥肯定要比我熟練多了。”
米弘介難以置信地說:“你是說你上飛船之前只看過一些書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可是你是怎麼透過那些初步測試的?”米弘介說的是去訓練中心前的選拔考試。
銀星熠點頭說:“要不是被白大哥臨時抓差,我根本不會來開拓九號當宇航員,怎麼會自討苦吃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