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陳嬌的選擇和地球環軌 (第2/4頁)
大鬍子將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聯合政府在進行搬遷的時候,將對太陽系觀測的各種資訊匯總輸入到計算機中,AI人工智慧對這些資料進行了自解析的運算和模擬,本著延續人類文明的最終指令,自動生成,並多次更新了“火種計劃”的內容。
火種計劃其實早在2060年的時候,AI就生成了這個計劃,跟最初的方舟計劃是非常相似的,正因為和方舟計劃相似,所以部門裡沒人在意,隨著這四年各地對宇宙的持續觀測資料匯總,人工智慧生成了這個成功率最高的計劃,而且成功率隨著細節的補充,還在提升。
周喆直知道這個結果之後,想起崔旺建議的,趕緊開展長期冬眠的實驗專案,咱們國內起碼要領先一步,在國際上的說話的份量也能更重一些。
對於火種計劃,聯合政府安理會進行了討論和投票表決,因為這個計劃耗費的資源可以說是最少的,是依附在流浪地球計劃和領航員計劃之上的保險,鑑於歷史的教訓,這個計劃沒有多少人反對,很快就透過了。
火種計劃的載體,自然就變成了領航員國際空間站,當初建造的時候可沒有想到會有火種計劃,領航員國際空間站還沒有建設完畢,火種計劃的裝置運送上去之後,下一步,還要對航天員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和審查,對上面的裝置要進行一次大更新,為了火種計劃開始做準備。
在這之後就要啟動網際網路隔離協議,隔離計劃要開啟了。
第二次的“未來式會議”,周喆直就上次會議沒有討論完的內容,給出了他在這段時間以來,他自己的一些思考。
他認為不能相信上次在會議中討論出的那個可能存在的人,那個不知躲在什麼地方,又不願意露面的目前算是友軍的人,既然他是一個人,必然就會有人會有的弱點,或許之後,這個人或者這個團體會被某些因素所影響,透過網際網路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或一些惡劣的事情,地球已經起航了,任何不確定的因素都應該被確定地扼殺在搖籃當中,沒有任何例外。
人類的內部因素是很難去推理和模擬的,如果用人工智慧,出結果之前和之後可能都需要連線網際網路獲取或傳輸資料資訊,輸入的資訊和所出的結果都可能被控制或者被篡改,進而導致國家內部或者聯合政府內部,對當下的地球形勢和地下城社會情況造成誤判。
所以,從另一方面來看,還是需要人的仔細思考,能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這些日子過去了,想必都應該有很多的想法了。
“大家都說說吧,都有什麼想法。”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會議,眾人的討論內容部分聚焦到了崔旺的幾篇文章當中,如果按照現在的科學技術對未來進行推演,那崔旺的十幾篇文章是值得借鑑和討論的,包括“蟻穴工程”在內的地下城之間的交通工程,還有就是小型工廠圈泡,和微型生態圈的建設。
那些關乎於民生的內容,眾人都一致贊成,並且提出了更好的建設性意見。
崔旺的想法確實比其他人更具備跳躍性,所以有些時候說的,基本都沒什麼用,但確實值得一聽,他一般不太敢主動發言,總是等別人說的沒什麼詞了之後,才慢悠悠地舉起手,然後說自己的想法。
他提出了地球環軌的概念,就目前尖端的建造技術而言,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憑藉之前建造太空電梯和月球發動機的經驗技術,建造三條完全環繞地球的軌道是沒有問題的,尤其現在北極點成為了地球前進的團結和指揮中心,地球環軌經過北極和南極,作為更快的交通工具的同時,還能輸送電力,訊號傳輸,如果再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之後,因為失去太陽的引力,或者是因為別的未知原因,地磁減弱了,還能透過強大的電流輸送,產生電磁場,保證在地表的行星發動機不會被高能粒子穿透,破壞執行程式或者核心結構。
這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