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第1/2頁)
[美]馬克思·艾倫·科林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在他進退兩難之際,一封來自維也納的信輾轉到了曾祖父的手上,他的弟弟阿爾伯特在一八四八年三月十八日那場反抗邁特內克的叛亂中被殺死了,他把他的全部財產交由維也納猶太改革派的拉比&iddot;孔恩暫時保管。考慮到當時動亂的局勢,曾祖父決定親自去維也納取回他弟弟留下的遺產。在維也納,他在拉比&iddot;孔恩家裡住了幾天,並深深喜歡上了拉比一家人。博學的拉比和他友善的家人使曾祖父自願留在了那裡,然而,後來拉比一家卻被極端的正統宗教主義者給毒死了,曾祖父只好重返黑壘。
所有這些給曾祖父以沉重的打擊:政治的恩怨是非使他的弟弟死於非命;在維也納,他又親眼目睹了猶太人自相殘殺的慘象。他一直是一個講究實際的生意人,政治上尤其在宗教信仰方面,他更傾向於改革派。可是在拉比一家慘死之後,他放棄了宗教信仰,成了一名叛教者,猶太教也從此從我們家中銷聲匿跡了。
離開黑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繼續生活在那裡日子會更加艱難。一八四八年以後,秘密警察的觸角無所不至,這使得人們惶惶不可終日。而那些猶太教的正統極端分子們對曾祖父的叛教行為恨得咬牙切齒,向他的那些有錢主顧們散佈說,曾祖父的弟弟是個激進主義者。於是那些有錢人就不再光顧曾祖父的裁縫店了。一般性的小生意又很難維持家用。最終,曾祖父決定舉家遷往紐約,那時候我的祖父哈蘭姆只有三歲。一八五○年,曾祖父一家四口移居美國。
祖父哈蘭姆少年時就在家中的裁縫店裡幫忙。這本可以成為他以後發家的起點,可是哈蘭姆並沒有這樣一直幹下去。在祖父十三歲那年,他參加了聯邦軍。像當時許多年輕猶太人一樣,祖父希望能以自己的這一舉動證明自己的愛國主義立場:當時猶太人被普遍看成是一個食利階層,為了修正這一對猶太人不公正的看法,祖父英勇作戰,結果在葛特斯堡一役中雙腿中彈。
他又返回了紐約。在他離家期間,他的父親長期被疾病折磨,最終死在醫院裡,他的母親也在十年前死去了。當時,他的兩個兄弟和妹妹正在為家產鬧得不亦樂乎,最後安娜姑媽帶著大部分的家產一聲不響地離開了紐約,此後一直杳無音信。祖父的兩個兄弟,傑克比和班傑明一直生活在紐約,但行同陌路,他們也很少探望祖父‐‐一個孤苦的破子。好在祖父後來,在服裝區中一家以殘酷壓榨工人而聞名的工廠裡找到了一份差事,他才沒被餓死。
一八九一年,祖父娶了諾米&iddot;裡維特茲為妻,祖母也在一家工廠裡做工。我的父親,馬哈隆,出生於一八七五年。兩年之後,我的叔叔路易降生了。在一八八四年,祖父因積勞成疾無法再勝任工廠裡的非人生活,不得不回家照顧兩個孩子,而祖母繼續為一家人的生計賣命。又過了兩年,一場大火吞噬了祖父一家租住的公寓樓,很多人葬身火海。祖母把父親和叔叔安全地救出來以後,她又返身去尋找祖父,這一次他們誰也沒有出來。
父親的安娜姑媽‐‐自稱是拿了她那份應得的財產‐‐在離家多年以後又和家裡其他人重新取得了聯絡,讓他們知道她現在的&ldo;風光&rdo;,於是父親和叔叔就被送到了芝加哥安娜姑媽那裡。下了火車,又換乘街車,這兩個大睜著好奇的眼睛的男孩並沒有被送往芝加哥的猶太人聚居區‐‐懷斯特區愚之別。,而是被送到了城裡著名的紅燈區‐‐利維區。在那裡,&ldo;按摩中心&rdo;、&ldo;理容中心&rdo;的牌匾隨處可見,既有城裡最著名的&ldo;伊娃林格俱樂部&rdo;‐‐由伊達和瑪納姐妹倆開辦,也有數不清的名聲不佳的下等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