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鄰居講述魚行承包爭奪戰之,一戰成名 (第1/5頁)
大寬路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大集體時代,梁朝家的五個孩子全靠他妻子一個人掙工分養活,負擔重,自然是生產隊的打款戶,也算是比較貧窮的農戶。
好在有他的工資補貼家用,日子雖然清貧,但比同樣子女的農戶日子好過的多了。
梁朝家的五個孩子學習不好,都沒有上到初中就輟學務農了。
他的五個孩子雖然學習不好,但卻都有做生意的天賦。
分田到戶後,大兒子梁群買了一個磅,在趕集的東路擺了一個收糧食的攤位,做收糧食買油料的生意。
二兒子梁兵,逢集在街道上擺了一個修理腳踏車和架子車的攤位賺錢,下午或背集就下隊去收糧賣。
三兒子梁軍,跟街上的一個油販子,往北方倒賣芝麻、黃豆等油料,臨回來的時候再從北方往家裡帶豬油在集市上賣。
四兒子梁武雖然年齡小,但他也在跟街上的一個魚販子學做買雞買狗,收黃鱔和螞蝦的水產生意。
由此可見,梁家四兄弟在同齡人當中,也算是比較機靈的年輕人。
真正讓鄰居知道餘寨有梁家四兄弟,使其名噪餘寨街的,是他們與街頭老大的那場打鬥出名的。
1984年春上的一天逢集,21、2歲的梁家長子梁群,正在街東路的一個三岔路口那裡,做著收糧食的生意。
這個三岔路口是餘寨公社東邊的閆寨大隊、齊廟大隊和汪壪大隊以及蘇樓等四個大隊趕集的交匯處,另外還是一條通往王堂公社的公路,然後分流到新陽縣城。
因此,這裡的人口流量大,一些做小生意的商販,逢集就在這裡做起一些小生意。
從這裡經過餘寨水庫的壩埂就進入餘寨街了。兩年前,1、20歲的梁群,看到這個三岔路口不錯,是個做生意的場所,他就用架子車拉著一個磅和一些麻包,在這裡擺攤收起了糧食。
那時候的農民還沒有完全解決溫飽,打下來的糧食除了交公糧和村提留外,已沒有什麼餘糧可賣了。有的農戶實在急的沒有錢花了,才用布袋背上三幾十斤糧食到街上去賣。也有賣一兩隻雞鴨鵝的,賣豬娃兒、賣雞蛋的等等,只要能賣錢的東西他們都會拿到街上去賣。
梁群做生意比較和氣,賣給他糧食的農民都說他的磅秤公平,給自己家裡的秤一秤對一秤。
那時候的大米和小麥都是一毛多錢一斤,算賬時,趕到七八分錢了他都會給賣家添成整毛的,這樣,他的口碑和信譽就慢慢的積攢起來了,跟這幾個大隊的農戶也基本都熟悉了。
有時他帶的本錢都不夠用的,如果碰上不太急著用錢的農戶,他就先收下糧食後,記好賬,下集再付給他賣糧食的錢。
也有急著用錢,先在他這裡借點錢花的農戶,他多少也先借給他們一點錢花,解一下他們燃眉之急,下集再把糧食賣給他還賬的。
總之,在東路人的心目中這個小夥子還是挺不錯的。
這天逢集上午,梁群像往常一樣,帶著收糧食的用具,早早的來到了這個三岔路口這裡,準備好了收糧食的準備。
快到上圓集的時候,已經沒有多少賣東西的農戶了,梁群已經收了幾包大米和一些小麥,他準備再等一會兒就收攤回家的。
這時,從街上急匆匆的跑來一個熟人對梁群說:“梁群,你妹妹放牛被顧小同給打了,你媽媽和弟弟正在給顧小同他們打架,你趕快回去看看。”
梁群弟兄四個,對這個妹妹梁慧,視為掌上明珠,他一聽顧小同打他妹妹了,他頓時熱血沸騰,他急忙從一個農戶家裡掂了一把尖頭鐵鍬出來,匆匆忙忙的給那戶鄰居,交待兩句請他幫忙照看一下糧食後,他扛著鐵鍬就飛奔著向街上跑去。
顧小同36、7歲,親弟兄三個,他排行老大,住在餘寨街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