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匠人的匠心獨運 (第2/2頁)
十九胡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意起來:“大郎啊,您怎麼天天往我們這工坊跑呢?您可是要讀書考進士的人啊,這才是正道。”蘇軾聞言,揮了揮手,臉上洋溢著不羈的笑容:“嘿,誰說文人就不能沾點菸火氣?嵇康,那可是名滿天下的大文豪,不也親自操錘打鐵嗎?這叫雅趣,懂不懂!”
石通半信半疑:“大郎這話,莫不是在逗我呢?”蘇油在一旁笑而不語,他深知蘇軾的性情,便介面道:“這事兒還真不假,史書上確有記載。
當年嵇康與好友向秀,在大樹下共打鐵器,鍾會來訪,嵇康卻不理不睬,繼續錘鍊不止。鍾會無奈離去,嵇康還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答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咱們別管子瞻了,還是繼續聊聊咱們的‘四把火’吧。”
“這‘四把火’,其實是整體熱處理的四種絕妙工藝,分別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先說退火,就像給鐵器泡個溫水澡,加熱到恰當的溫度,再根據不同的材料和尺寸,來個恰到好處的保溫,然後慢慢冷卻。
這一番折騰下來,鐵器內部的組織就變得和諧平衡了,無論是工藝效能還是使用效能,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比如說,想讓鐵片變得更有韌性、延展性和彈性,退火可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你應該很熟悉了。”
石通連連點頭:“對對對,退火後的鐵片,軟得跟麵糰似的。”蘇油讚許地點點頭,接著說道:“接下來是正火,它跟退火有點像,但又有所不同。
正火是把鐵器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後,直接在空氣中自然冷卻,少了退火那繁瑣的保溫過程。正火後的鐵器,組織更細膩,切削效能和彈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這對我們打造那獨一無二的羽紋花鋼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二十一世紀的宋朝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