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練功 (第2/3頁)
橘香襲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驚人炫酷神針。
甚至一病就只有一穴,完全不是後世自己學的那些一次要十幾穴位配伍,甚至用幾十根針把患者紮成“草船借箭”的治療方法。
返璞歸真!
顧沐雲把顧廷柏的醫書全部翻過,也不是全無驚喜,在找到一本有些破的小冊子,頓時直了眼。
她好像知道為什麼真正的古方都很簡單,講究“穴不過三針、藥不過八味”了。
這一晚上,正屋的燈亮到半夜,直到一盞燈油燒乾。
早上,翠青和水萍早早起來做飯洗衣服,小陸子打掃庭院。
顧二伯則是給前面的花牆澆水,那也是一個大活,不光是澆水,還需要隨時修枝,不讓花牆長得太過茂盛影響美觀。
在清靜的後花園裡,顧沐雲穿著一身幹練的短衣長褲,對著後牆邊的一棵花樹站著。
從來到這裡,她一直沒有打過拳,此時不由自主拉開架勢,一招一勢認真練起來:並步抱拳……弓步看拳……
差不多中醫學生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武術鍛鍊身體,太極、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
顧沐雲選的是武術長拳。
她喜歡長拳的姿態舒展大方、動作靈活快速、出手長、跳得高、蹦得遠,以及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動迅靜定、節奏分明,雖然沒有殺傷力,但很有觀賞性。
顧沐雲的長拳打得非常好,還在學校裡拿過獎,也正因為如此,讓她產生出自己是高手的誤會,結果倒在菜刀下。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所以到這裡後,她就沒有再練過,一練就想家,想爸爸媽媽,想自己的狗血穿越!
此時一遍拳腳下來,只有剛開始略有生疏,還需要大腦指揮手腳去動,畢竟換了一副身體,沒有了肌肉記憶。
第二遍就已經熟練流利,打完第三遍,手眼合一,已經運用自如。
今天練拳,並不是不想家了,她是想把這個自己唯一懂的套路長拳還是練起來。
雖然只是花架子,總能讓身體靈活。
其實,從古到今,醫生都是跟武林高手相提並論的。
很多武俠劇裡,孤身行走江湖的遊醫,那一定是絕世高手。
絕情谷谷主,各大莊主,那一定是武林人士心裡的神醫。
武林高手一定懂給人療傷,男的脫光光,女的穿肚兜,兩掌就拍出淤血。
所以,古代的醫生懂武術,武林人士也懂醫。
所以,中醫學生也練功。
針灸師需要練心意、練指力、練手法、練運氣,當然這在現代是選修,不是必修。
尤其是很多理療店經過簡單培訓就考證上崗的,更不懂什麼是練功。
《黃帝內經》極為重視用針時醫者的心意,稱其為\"治神\",並將其作為針刺治病的要則,是針灸醫生的首務。
《靈樞·官能》曰:“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針艾。”
具體操作時還要強調重“神”,即精神集中,全神貫注,做到心手相合、眼心相合,用到意氣行針。
針灸手法猶如蜻蜓點水,進針無痛且針感猶如潮起,漸至隆盛至減弱,病人才有痛苦消失、輕鬆自如之感,痛苦小而療效好。
可是現代針推師也練,成果就跟顧沐雲的長拳一樣。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普通人能接觸的功夫都只有套路沒有心法,就是一個花架子。
能強身健體鍛鍊一下皮肉,距離《靈樞》中的“神”和“氣”相去甚遠。
昨天翻看整理顧廷柏的醫書,顧沐雲找到一本夾在醫書中的小冊子。
上面看似經絡循行圖,但還有一段是是非非的文字,像是什麼內功心法。
顧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