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洪武初年,開國皇帝朱元璋下旨疏散江南人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初定天下的朱明王朝,開始遷徙蘇、松、杭、嘉 、湖諸府富紳4000餘戶,至臨濠墾田。強制遷移江南富商大戶14萬戶,到鳳陽府安置。
在此後的一百餘年間,明王朝又陸續將江南各地的富戶舉家、舉族遷徙到蘇北各地。據史學家估計,祖籍江南的富紳大戶,累計約有45萬人,從吳中各地“奉旨”到蘇州城西北的閶門集合,然後在官軍的押送下,乘舟遠行,遷徙到位於蘇北的揚州府境和淮安府境安置。
這場歷時百年、規模空前的人口大遷徙,史稱“洪武趕散”或“紅巾趕散”。
祖居蘇州句容的江南望族虞氏一脈,其首字輩共五十八個兄弟,正是在洪武初年這場慘絕人寰的人口大遷徙中,率全家數百口從蘇州的閶門出發,在官軍的押解下,走水路來到當時是漫漫鹽鹼地和一片無邊蘆葦荒灘的蘇北,煮鹽捕魚,插草為標,墾荒建埠,繁衍生息,人丁逐漸興旺起來。
虞氏“五十八首”定居蘇北後,在其後的數百年裡,歷經明、清兩朝及民國期間的大混亂,其分支又多次遷徙,到新中國成立時,蘇北虞氏子孫已經遍佈全國各地。
到虞松遠父親虞新河這輩時,因數十年戰亂頻仍,曾經高大威嚴的蘇北虞氏宗祠,早已湮滅於戰火銷煙中。留在蘇北祖籍的也僅剩數萬人,分佈在以虞家村為中心的若干自然村中。
虞松遠從未見過自己的爺爺nǎinǎi、舅爹舅nǎi(蘇北方言,外公外婆),更不用說享受來自他們的疼愛。父親和小爺從來對自己的家世諱莫如深,虞松遠年齡稍大後,只能從村裡的老人們口中,打探得一星半點自己曾經輝煌的家世。
第二章 浴火重生
ri本人來之前,爺爺是虞家村的族長,也是著名鄉紳。1939年chun,ri軍從二聖港登陸,很快佔領了縣城和灌河兩岸的廣大鄉村。
1940年夏天,駐縣城的ri偽軍突然圍困了虞家村。ri本人逼迫爺爺出任縣維持會副會長,如果不從,將燒燬虞氏宗祠,並燒死他夫妻二人和全家。
正值盛年的爺爺沒有猶豫,雖然只是一介鄉紳,在苟且生命與民族大義面前,他選擇了後者。當輝煌的虞氏宗祠和虞家老宅被ri偽軍點著,即將變成一片火海時,爺爺沒有絲毫膽怯,卻捋著長鬚,面對ri寇的刺刀仰天長笑。
他拄著柺杖,戴著瓜皮帽子,攙著盛裝的nǎinǎi,在虞家村數百名村民的注目下,一步一步地,顫巍巍地,走進烈焰之中。全家二十餘口老少,抱在一起,與虞氏宗祠、虞家老宅一起,被熊熊大火化為灰燼。
那一年,爺爺五十出頭,nǎinǎi不到四十歲。
老人們說,ri本人撤走後,大火燒了大半夜,虞氏宗祠、虞家老宅成了一片斷垣殘壁,虞家村男女老少幾百口,全部跪倒在廢墟前,痛哭失聲。凌晨時分,天降暴雨,嗚嗚咽咽、噼噼啪啪的大暴雨,一直下了二天兩夜。
虞氏宗祠和虞家老宅大火燒起之時,虞新河帶著弟弟虞新民和佘文芳、佘文秀姐妹,躲在家塾內院的枯井之下。這口枯井,底下有一個磚砌的小房間,裡面常備少量水和食物。井口被藏匿在夾牆之內,較為隱蔽。
ri本人來了後,爺爺為了防備為一,專門改建了書塾,秘建了這一設施,作為危急時兒女們的逃生之路,不想還真派上了用場。
ri軍突然進村,在抓走爺爺nǎinǎi時,已經將全村封鎖。爺爺請的家塾老師佘先生,在ri寇進入家塾搜查之前,迅速將四個孩子推進夾牆之內,並讓他們進入枯井中躲藏。而他自己,安然端坐在家塾之內,鐵心追隨虞老爺夫婦踏焰西去。
佘先生也是大戶人家出身,是從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