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甄士隱夢遊幻境,偶遇通靈寶玉 (第2/6頁)
球小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地看了一遍。發現這上面主要就是聊聊感情的事,記錄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沒有一點那些低俗的內容。於是他就從頭到尾抄了下來,讓這個故事流傳開來。從這以後,空空道人因為從空看到了色,從色產生了情,把情融入色,從色領悟到空,於是改名叫情僧,把《石頭記》改成了《情僧錄》。東魯的孔梅溪給它取名叫《風月寶鑑》。後來曹雪芹在悼紅軒裡,花費十年時間,修改了五次,整理了目錄,分出了章節,又給它取名叫《金陵十二釵》,還題了一首詩。這就是《石頭記》的由來。那首詩是這樣的: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至於那石頭上面記著什麼人什麼事?聽我慢慢道來。那石頭上寫著:早年間地陷了東南角,那兒有個叫姑蘇城的地方,城裡頭有個閶門,那可是個熱鬧非凡的富貴地兒。出了閶門,有條十里長街,街裡頭有條仁清巷,巷子裡有座古廟,因為地方小,大家都叫它“葫蘆廟”。廟旁邊住著個鄉紳,姓甄名費,字士隱,他老婆封氏是個賢良淑德的人。他們家雖然不算特有錢,但在當地也是數得著的名門望族。甄士隱這人性子淡泊,不求功名,每天就是賞花種竹,喝喝酒,作作詩,活得像個隱士。就是有點遺憾,都半百的人了,沒兒子,就一個三歲的女兒,小名叫英蓮。
有一天夏天,天氣炎熱,士隱在書房裡閒得無聊,隨手扔了書,趴在桌子上打盹。迷迷糊糊中,他走到了一個不知道的地方。突然,他看到一僧一道走過來,邊走邊聊。
只聽那道人問:“你帶著這玩意兒,打算去哪兒啊?”那和尚笑著說:“你放心,現在正好有一段風流債要解決,那些風流債主還沒投胎呢。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這東西混進去,讓他們去體驗體驗。”那道人又問:“最近這些風流債主又要來世上走一遭,不知道是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
和尚說:“這事兒挺有意思的。因為當年這石頭,女媧沒用到,它就自己逍遙去了,到處玩。有一天,它到了警幻仙子那兒,仙子知道它有點來頭,就把它留在赤霞宮,叫它赤霞宮神瑛侍者。它常去西方靈河岸邊溜達,看到河邊有三生石旁長著一棵絛珠仙草,特別嬌嫩可愛,它就天天用甘露澆灌,這仙草才得以生長。後來它吸收了天地精華,又得到甘露滋養,就脫胎換骨,變成了個女子,成天在離恨天外遊蕩,餓了吃秘情果,渴了喝灌愁水。只是因為它欠了澆灌的恩情,心裡總有一段解不開的情緣。它常說:‘我受了它的雨露之恩,卻沒有水可以回報。它如果投胎做人,我也跟著去,把我一生的眼淚都還給它,這樣就兩清了。’就因為這麼一件事,引得那些風流債主都要下凡,經歷一番幻境,那絛珠仙草也在其中。現在這石頭也該投胎了,我特意帶它去警幻仙子那兒掛號,讓它和這些情鬼一起下凡,了結這段緣分。”
那道人說:“真是有趣,從來沒聽說過‘還淚’這說法。咱們何不也下凡去度化幾個人,那不是積德嗎?”和尚說:“正合我意。你跟我去警幻仙子宮裡把這事辦了,等這些風流債鬼下凡後,咱們再去。現在已經有半數落入了凡塵,但還沒完全集齊。”道人說:“那好吧,就跟你去一趟。”
甄士隱聽了個明明白白,禁不住走過去禮貌地打了個招呼,笑著說:“兩位仙師好呀。”那僧人和道士也趕緊回禮。士隱接著說:“剛剛聽仙師講述的因果緣分,真是世間少有,不過我有點笨,沒完全聽懂。如果仙師能不吝賜教,詳細講解一番,我洗耳恭聽,稍微開開竅,也許就能避免迷失苦海了。”兩位仙師笑了笑說:“這是天機,不能提前洩露。到時候別忘了我們倆,就能脫離苦海了。”士隱聽罷,不便再追問,就笑著說:“天機確實不能說,但您剛剛提到的‘蠢物’,能讓我見識一下嗎?”
那僧人就說:“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