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上春山 (第1/3頁)
沈兒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日多雨,宜上春山。
最後一天,當地的文保單位熱情地邀請了梁京墨一行同學老師們共進午餐。
大家盛情難卻,吃完午餐,貴州山路崎嶇,立刻便啟程了。
大巴車只能停在貴州銅仁離梵淨山較近的一個村子裡,接著就要換幾輛小車去往更深的山裡。
只一段水泥路後,再次換車時就成了敞篷的三蹦子了,大家坐在兩輛三蹦子裡,行李都放在第三輛。
大家看著外頭的風景,體會像搖搖車一樣的山路,綿延到望不到盡頭的山脈盡收眼底,再難見人影,只剩下蟲鳴鳥叫,山間野花以及傍晚的夕陽落在山頭縫隙。
到最後,車子也被拋下了。
大家只能在嚮導和老鄉的帶領下,步行穿過山林間泥濘崎嶇的路,躲過一個個灌木叢。
武陵地區山路崎嶇名不虛傳,而後拐過一個山間大彎,一路往下,一直沿著一條河流中段,下坡,豁然開朗,終於見到了一處村莊,猶如桃花源記裡記錄的一剎那,柳暗花明。
賀朝露慶幸在古城買了雨靴,山上霧氣很大,雖然今天沒有下雨,但是能感覺到空氣裡都瀰漫著溼氣,看不清前方的路,腳下的泥也吸飽了水,泥濘難走。
有些同學穿了運動鞋過來,鞋子都溼透了,也沒有帶登山杖。
都是城裡長大的孩子,即便準備再充足,第一次進深山老林,即便學校和老師做了提醒,還是會對真正的山區有所輕視。
光走到這個避世的苗族村寨,大家就已經精疲力盡了,拖著沉重的行李箱,走在小路上,更是兩個人的重量。
同學們都苦不堪言,加上晚上肚子又餓了,有些同學已經在哀嚎走不動了,幾位老師還在鼓勵同學們,幫著一起拎箱子。
梁京墨走在賀朝露和松音前頭,看他們一人一個大箱子,也想幫著他們倆拎,被兩人拒絕了。
賀朝露喘著粗氣道:“您接著走吧,我們倆還能堅持會兒。”
梁京墨也是邊喘氣邊說:“已經到村子了,很快到老鄉家裡了。”
這次因為地處閉塞的深山,因此嚮導安排了借宿在當地村民家裡,條件比在鳳凰要艱苦許多。
但是越是深山,吊腳樓儲存的就越是完好,此間的考察價值要遠比鳳凰大。
這裡是未被開發的苗寨,但當地已經在修建水泥路,準備作為生態旅遊地開發。
前期的準備中,尤其對於吊腳樓的保護工作不能少,這也是梁京墨此次選擇這裡的原因,對於當地和梁京墨團隊而言是雙贏的。
過了半小時,大部隊終於走到了住宿點,是座苗族吊腳樓,樓下架空,樓上住人,屋頂歇山起翹,有雕花欄杆,門窗也甚是好看,四周青山連綿,門前便是那條他們沿著走下來的河流。
大家走到二樓,放下東西,才鬆了一口氣。
團隊兩至三個人一個房間,分配好房間後,老鄉們已經客氣地準備好了飯菜。
苗族山民淳樸,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對待遠來的貴客,大家都吃得飽飽的,村民還在不停說讓他們多吃點。
等吃完飯,同學老師幫著村民一起收拾碗筷,村裡雖然通了電網,村民因為窮還是捨不得用,有時還會用當地從前一直使用的煤油燈。
大家為了節約用電,洗漱完畢也都趕緊關了電燈。
賀朝露洗完澡,隨意拿了件外套披上,走到欄杆處,憑欄倚望,月光灑下,看到遠處有一片稻田,閃爍著綠色的熒光,竟是星星點點的螢火蟲。
這都沒到夏天,這裡的生態竟然這麼好。
月圓如盤,如此美景,剛剛因為趕路又累,全然錯過了,她拿起手機拍了張照片。
手機舉高了些,仰頭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