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672) (第1/2頁)
墨劍飄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大宋年間,京都繁華如夢,歌舞昇平。然而,凡塵之中,冤屈常伴。此時,包拯在審理一起江湖紛爭之時,接到一封神秘信件,稱“陰影之下,冤屈難明”。隨信而來的是一個被誣陷殺死的女子嘉麗的畫像,她若一朵盛開的花,膚如凝脂,面如桃花,卻在令人心疼的悽然之色中透著無辜。包拯對著畫像,心中暗自揣度。
“公孫,快來!”包拯吩咐道,其身形高大,雖已五十,卻氣度如虹,眉目之間卻多了幾分皺紋。每一道皺紋皆藏著歲月的滄桑與手中公道的堅定。
公孫述,包拯的得力助手,形容瘦削,眼神如刀,恰似芒刺在背,然而勸誡之言總能得中要義。他匆匆而至:“大人,有何指教?”
包拯指著畫像,低聲道:“此女被指控謀殺。定要探個水落石出。且去請南俠展昭來協助。”
“是,大人。”公孫述答應著,心中思忖,江湖恩怨相連,若是此案背後藏著更深的陰謀,必是難解之局。
時光荏苒,展昭在城外的那片竹林中閒庭信步,白衣勝雪,衣袂飄飄,一副正直之氣,仿若人間仙子。他接到公孫的信後,立刻便來了京城,直奔包拯府邸。
“包大人,何事如此急召?”展昭問道,眉梢處泛起一絲疑惑。
包拯將嘉麗的畫像遞上,神情凝重:“她被殺,死者腦內現被藥物所害,然而其生前毫無仇敵。你我需尋訪她的背景。”
展昭點點頭,心中已有所猜測,卻未表露。幾人相約奔赴案發現場,江湖行走之人,多有聞名。至案發地,夜色沉沉,四周陰森,彷彿潛藏著無數心懷不軌之人。
夜裡月光如水,映照著那條幽靜的小巷。幾人碰見了受害者的鄰居,一名年輕的女子,叫紅妝,身形纖細,肌膚如雪,眼神透著憂戚。紅妝滿懷悲痛,淚水橫流:“我與嘉麗自小相伴,她心地善良,絕無殺人之心。”
“紅妝姑娘可知,嘉麗生前是否與人有糾葛?”包拯問道。
“她恰有一位情郎,名叫李虎。李虎心高氣傲,頗受外敵之視。”紅妝輕聲道,聲音中透著不安。
“李虎?你可否帶我見見他?”包拯毫不猶豫。
紅妝點頭,帶路至李虎住處,心中卻暗自在想:“若他真有冤屈,那麼是否也會為妾身所累?”
一進李虎的堂前,卻見他正在獨自飲酒,模樣憔悴。聽說嘉麗死了,李虎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震驚,迅即化為無盡的悲痛。他斥責道:“若是我早知冤屈,定要尋仇報仇!”
“無需急躁,講明真相,再有餘地。”包拯語氣緩和,直視李虎:“你與她何時分手,是否有爭吵?”
“無可厚非,她好心結識了一名陌生的商人,他名叫周亮。我無意間見過他,心中疑慮。”李虎說道,情緒越發激動。
展昭看在眼裡,心中卻暗起疑慮:“這一切似乎太簡單了,是否有人妄圖挑撥離間?”
隨即,案情越發複雜,再次深入調查,竟發現有幾名土匪也與此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他們得知嘉麗的美貌後,心生妒忌,透過李虎的資訊,希望趁機報復李虎。
此時,公孫述試圖將所有資訊理清,心中卻不得不佩服包拯的敏銳,若無他,恐怕這些蛛絲馬跡難以相連。於是他們決定趁夜行至土匪山寨,尋求佐證。
一行人夜行於黑暗中,展昭殺氣凜然,隱入竹林,前方突現一道黑影,如電而出!眾人即刻反應過來,卻見是前來報信的紅妝。她氣喘吁吁,神情慌張,竟大聲呼喊:“包大人,小心,那些土匪已察覺到你們的行蹤!”
展昭果斷出手,快速截住襲來的土匪,二人刀鋒相碰,火花四濺,笑聲與憤怒交織。包拯和公孫則探查周遭,竟在密林之中聽到了土匪們的秘密對話:“按計劃,處置掉李虎及嘉麗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