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1/2頁)
折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聽聞秋生緩緩道,「那幅獻給君王的美人圖,就是我畫的。當年畫作初成,也是掛在了姑蘇庭閣中呢。」
——什麼?!
當初那幅美人圖獻上,國子監中確有幾位才子因為家世身份,在金鑾殿得以一見。美人圖栩栩如生,艷麗動人的美人躍然於紙上,不知迷了陛下和多少人的心魂。
沒想到那幅絕妙的美人圖竟然是本人所作!
眾人尚處於震驚中,而當他們包括三皇子等人回過神,再要找人時,卻早已望不見聞秋生的蹤影了。
實際上聞秋生並未離開,他臨走前被人攔住,畢恭畢敬的千秋閣內僕從告訴他,閣主邀他一敘。
正是那個身份神秘,從不露面的千秋閣閣主。
閣主只請聞秋生一人,小侯爺被攔在了門外,氣得要動手。聞秋生勸了幾句,小侯爺才歇了火氣,冷冷剮了門外侍從一眼後離開。
守在門前的侍衛目不斜視,對小侯爺的冷眼無動於衷。
聞秋生心頭微動,對千秋閣的背景愈加好奇起來。
進了門,便有人服侍聞秋生坐於榻前,奉上茶水點心。
坐在他對面的男子約莫中年,濃眉大眼,面容寬厚。與聞秋生想像中不同,從外表看去,閣主似乎與外面常人並無不同。
「閣下便是今日揮墨江山圖的聞公子了。」閣主略施拱手禮,和煦一笑。
「想必您也就是神秘莫測的千秋閣閣主了。」
閣主哈哈大笑,「談不上!談不上,我只是個生意人罷了。」
兩人你來我往,相談甚歡。聞秋生發現閣主似乎對大燕國各地都瞭如指掌,很多方面他不過是紙上談兵,閣主卻都是親身經歷。顯然,對方去過不少地方,說不定幾乎踏遍了大燕國。
奇怪,這種人物,他怎麼沒在書中見過?
聞秋生的疑問很快得到了解答。
「聞公子,您與常人不同,對凡事的見解也獨闢蹊徑。在下鬥膽有一問想要請教。」閣主眼神幽深,沉聲道,「不知您對聲名遠揚的隱世大才衛洵衛先生是何看法?」
衛洵!
聞秋生有些驚異,千秋閣閣主與衛洵?難怪!他就說這種人物怎麼可能不在那本專門講述大燕國的書中。原來是和衛洵聯絡在一起。
書裡面衛洵可不是個簡單人物。
謀士衛洵多智近妖,才識超群,被天下謀士尊稱為衛先生,卻隱居深山不出。
書中,暴君後期盡失民心,起義軍四起。有一派首領前去請衛洵出山,成功了,自此大燕國局勢大變,起義軍一呼百應,正是勢如破竹。
卻在那時,暴君駕崩,三皇子登基肅清舊黨、大赦天下,百姓不再如之前支援叛亂。首領心生退鼓之意,起義軍從此一蹶不振。衛洵一心為百姓,最後卻抱憾而終。
衛洵若選擇烏山邪僧為主公,或許結局不同。
聞秋生抬頭,對上了閣主深沉的眼神,他忽得一笑,淡淡道,「衛先生有大才,世人都說他不願輔佐君王,所以隱居深山拒絕出世。不過在我看來,衛先生今後必然會出山。」
「哦?」閣主疑惑道,「因為您相信今上?」
「不,因為我相信這天下局勢,變化不過一瞬間。」
「哈哈哈哈!好啊,好一個變化不過一瞬間!」閣主開懷大笑,笑意漸歇後,他卻又長嘆一聲,望向聞秋生的眼裡帶了幾分惋惜,「可惜,可惜啊。」
如此通透近似先知的人,真是可惜了。
最後他似是下了決心,揮手喚來侍衛,讓人取來一袖盒給聞秋生。
「這是千秋閣信物,今後若你有難,可憑此信物來千秋閣求助,無論何事,閣內所有人必護你安生。」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