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陳建功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天,下著陰雨。地球所方蔚青同志(後調到國家科委)召喚我和他一起到國務院小禮堂,向主管地震工作的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匯報震情。地球所值班室密切注視震情發展,和我們保持聯絡。
到會後,才知道參加地震會戰的幾大部委專家和領導都來了。會議的主題有三個:地震趨勢、地震預報、地震機構。在這個會上,李四光先生從地質力學角度闡明他提出的新華夏構造體系與地震活動趨勢的關係,在一張大掛圖上,從邢臺,過河間,向北東方向,揚手一揮,很自信也很懇切地說:要注意這個方向上的地震。他點了華北北部幾個地名(其中是否有唐山和海城,我記不準了)。在探討地震預報的前兆手段時,李先生舉著一個地應力儀電磁感應探頭,向總理解釋工作原理。總理聽得很細緻,邊聽邊問,還一邊記在紙上。
在這個會上,總理和李先念、紀登奎等與會的副總理商定成立&ldo;中央地震工作領導小組&rdo;,由李四光任組長。從此,參加會戰的幾大部委不再&ldo;各開爐灶各起火&rdo;,真正合成一家了。1971年,國家地震局成立(2000年,改稱中國地震局)。有人把1966年邢臺地震作為中國地震預報的里程碑,而國家地震局的成立,為中國地震預報的發展奠定組織基礎。
聆聽地動脈音的十年(2)
連載:唐山大地震親歷記 作者:馮驥才,陳建功等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由於地震災害的慘烈,由於中央政府的直接指揮,由於地震專業隊伍的年輕活力,同時由於當時的特殊政治背景,在地震戰線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呼聲,要在地震預報這個領域為人類做出貢獻,&ldo;放原子彈、氫彈&rdo;!
(三)
20世紀70年代,兩次地震讓我們刻骨銘心:一個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一個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這兩個地震相隔不過一兩百公里,前後僅僅相差17個月!但對地震工作者來說,像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大自然把我們拋上又摔下,讓你笑不得,哭不得。只有經過這個年代的&ldo;地震人&rdo;才會有的歡樂和悲哀。
走過來的人都記得,20世紀70年代的前五年,進駐大華北地震現場的專業隊伍多達萬人,採用的各種觀測儀器數量多達上千件,再加上&ldo;廣大工農兵群眾&rdo;組成的業餘測報隊伍,形成名副其實的浩浩蕩蕩的地震預報大軍。
儘管地震是小機率事件,預報難度大,但在特定的地震區和一定的地震活動期內,中小地震頻發,檢驗方法的機會多,預報成功的機遇大。在當時,有非常豐富的前兆異常資料,即使採用&ldo;看圖識字&rdo;等直觀方法,預報也能&ldo;屢屢得手&rdo;。大家不由得驚嘆不已,興奮不已。有&ldo;紅寶書&rdo;,有成就感、使命感、緊迫感、榮譽感等等精神力量的驅動,我們的同志更加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勇於實踐、大膽預報,取得不少感性認識和實踐經驗。像是摸到了苗頭,像是看到了曙光。等待著、期盼著、爭取著取得勝利的那一天。
蒼天不負有心人。1975年,大地對我們的誠意和辛苦給予回報。這是人類預報地震歷史上的重大突破。直到目前為止,這是被聯合國和國際科研組織承認的惟一&ldo;有預報依據並取得減災實效&rdo;的地震事件。
成功歸成功。但人類(應當說是我們)過於衝動了。當時一位領導,曾在一次莊嚴的大會上宣稱:&ldo;地震預報的堅冰已經開啟&rdo;。剩下的就是&ldo;乘勝前進&rdo;了。當然,我們有些科技工作者頭腦冷靜,提出對地震預報水平不能估計過高。但有相當多的人的思想,因思維模式上的疲勞而疲勞了,不去想更多困難。這與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