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路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了這一番準備後,李倧依舊沒想到,蠻夷竟然半月之內連破義州、安州數城,如今離著都城平壤也沒多遠,自然惶恐不安,隨即領著長子以及文武百官遁入南漢山,又讓其次子攜眷屬守江華島。
唯一讓李倧略有安慰的好訊息只有一個,那就是東江鎮總兵方成的回信在一月中到達了南漢城李倧的臨時別宮,書信中言稱不日將攻打蓋州,以行圍魏救趙之用。
這封信是一月初從復州送出的,隨即方成就領著麾下三萬三千人的步卒以及從囚牛水師和北斗軍一營水師中抽調的六千兵,共計四萬大軍出了復州城。
蓋州城裡的多爾袞聽聞復州城的明軍已經往蓋州而來,手拿著的酒杯當即就失手摔在了地上。
此時蓋州附近只有兩萬八千人的兵馬,其中蓋州城有兩萬,剩下的八千人則散佈在四下各地的小城之中,用來與蓋州成掎角之勢,除非是全然放棄,要不然兵力就是二比一的比例,己方要少得多。
如若是尋常明軍,多爾袞定然會領著兩白旗和蒙古三旗出城野戰,雖說以少勝多要費些力氣,但就以明軍的戰力,就是敗仗也難,唯獨這支原來的耽羅府兵馬,現如今的大明東江鎮總兵方成麾下兵卒,根本就是塊難咬的石頭,兵卒的戰力沒提高多少,但卻無從動口不說,一不小心還得崩壞了牙。
堅守不出!多爾袞隨即下了決定,雖說這個決定對他來說艱難了點,畢竟,女真人自努爾哈赤十三副甲起家起就從來都是以攻代守,不管是努爾哈赤時的大金國,還是如今皇太極剛剛稱帝的大清國,就從沒守著城池讓明軍攻城過,你來我去,野戰之中堪稱百戰百勝!
就算他守住了蓋州城,保的身後的盛京無憂,也保的皇太極攻朝鮮國的後路不被明軍給斷了,一樣是有過無功!
但這也是毫無辦法的事,明軍來得太急,麾下各路兵馬,就是兩白旗都大多數被皇太極藉口抽走,根本無力出城與東江鎮明軍野戰,而且除非是放棄所有周邊小城,要不然也拿不出超過兩萬兵馬來,至於盛京城裡倒是有濟爾哈朗坐鎮,其所部鑲藍旗卻只是名義上在盛京,皇太極臨征伐朝鮮時為了防止明軍趁火打劫,讓濟爾哈朗領著自己的鑲藍旗和原本打算給豪格,因為豪格身死不得不作罷的正藍旗前往看住山海關的吳三桂。
可以說完全是滴水不漏,但惟獨皇太極沒有經歷過耽羅府的戰力,認為給多爾袞三萬餘兵馬,又靠著堅城固守,那東江鎮又無太多戰兵,三番五次都是守城戰,即使是野戰也是固守而已,連次像樣的衝鋒都沒發動過,這麼可能能攻得下有三萬餘兩白旗、女真漢軍和蒙古三旗固守的蓋州城?
而且又有多爾袞在城中,女真諸旗主中,多爾袞堪稱能攻能守,實乃良將,又被新近晉封為親王,怕是明軍是否敢出了復州城還兩說!
皇太極是這麼認為的,也沒計算錯,有多爾袞在,確實能基本上保持蓋州城無憂,不過那是在耽羅府這幾年原地踏步的基礎上,實際上,由於女真人的敵人從來都是越來越弱小的原因,比如大明國勢早就大不如前,如今已經盡丟了遼東之地,昔日的蒙古國如今更是化為塵土,連那個叫囂著的林丹汗都死的不能再死了,所以包括皇太極、多爾袞在內,他們從未想過,勢力弱小的敵人會不會一夕間成長數倍。
這並不是說皇太極就不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了,而是韃子天生的侷限性,他們只會想到自己會越來越強大,不會想到敵人,這也是慣性使然。
在多爾袞決定死守之後,當即從幾座守來無用小城中抽調了部分兩白旗與女真漢軍,那些小城都是派出了兩白旗領著女真漢軍去守的,蒙古三旗野性未訓,就被多爾袞一直留在蓋州城中。
如此一來,多爾袞能夠動用的兵力就超過了兩萬三千兵馬,其中兩白旗近萬,女真漢軍五千,